第109节

想给凤爹开开眼,毕竟她连半吊子都算不上。

蓝凤犹豫的是,不能直接给谢丞忆买书钱,毕竟这么多年关系了,给钱就显得远了。

不给钱,她还送人钱包,那他会不会多想,送东西就得办事。

也是蓝凤成人思维,考虑的事情有些复杂。

后来蓝凤决定先这么招了,等她爹把牛皮弄好了,她再给谢丞忆好好设计一个双肩的男士皮包,绝对亏不了他。

邮寄一回东西,当然就不会只邮一个钱包。

再说她们家每次都是两份,不过也分开包裹的分开邮的。

毕竟谢青宇和谢丞忆地址不一样了。

对的,谢青宇搬家了,不在家里住了,是单位给分房了。

两份包裹别的都是一样的,菜干、木耳、杏干,还有各一小塑料桶蜂蜜。

谢丞忆多了个钱包。

蓝凤想好了,等她爹把牛皮弄好了再给谢青宇也补一个。

像菜干、木耳这东西都是家里的,每年都要往北京邮两三回,不稀。

这回稀的就是那塑料桶蜂蜜,凤爹运气真的挺好的。

还是去年上秋的事,凤爹去县城,半道儿上居然碰到了一辆马车,是养蜂人的马车。

凤爹买了一大陶瓷罐子,得有二十多斤,据说是椴树蜜。

蓝凤也不懂,反正挺好吃的。

这应该是纯蜜了,因为这时候糖比蜜贵啊。

养蜂人傻了才造假呢。

之前一直没给北京寄蜂蜜不是他们抠,是因为他们找不着工具。

玻璃瓶子、陶罐子都能装蜂蜜,但是这种东西人家邮局根本不让你邮,因为半路上很可能打碎了。

到时候不但自己的包裹会被弄湿,还可能影响别人的包裹。

也是最近凤爹才找到合适的容器,两个塑料桶。

这也是蓝凤提示的,现在政策慢慢放松了,很多有手艺的人也偷偷摸摸的干回了老本行。

她们附近村子就有酿酒的,蓝凤就让她爹打听,人家用啥装酒。

这才把塑料桶买回来,这玩意儿不怕摔,用来装蜂蜜正合适。

凤爹买了两个五斤装的。

一时吃不了也没事,她们家剩的更多,蜂蜜这玩意儿不怕坏,放几年都没事。

养蜂人说的。

凤爹还转述了一遍人养蜂人说的话,说蜜蜂还能换蜂蜜啊,人家一个蜂窝十几年几十年都在那儿,蜂蜜也不坏,蜂蜜就跟盐一样,只要不往里瞎掺东西不会坏的。

蓝凤觉得很有道理。

北京军区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