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关的名称由来,据说是因为西域的和田美玉经此关进入中原,故而得名“玉门关”。
作为边塞之地的最后一道关口,玉门关城墙高厚,设有烽火台、营垒和瞭望台,关城规模不大,但战略位置险要。
此时虽是深冬,却不难想象玉门关往日之繁华。
张平安甚至都可以脑补到商队在此验谍通关,将关内的茶叶、丝绸、瓷器等运往西方,回程时再引入关外的地毯、玻璃、香料等物品的场景。
“这就是玉门关了,一道城墙分割两国”,钱杰望着前方的城墙笑道。
“走吧!”张平安用腿夹了夹马腹。
有大蒋提前去打了招呼,张平安等人到的时候,守城将领已经下了城楼在城门处迎接。
正是魏乘风排行第二的义子魏存孝,这人是个彪悍的体格,论身高能在张平安见过的人中排到第二。
第一是大姐夫。
“末将魏存孝见过几位大人”。
“魏将军快快请起,本官这次过来只是犒赏和赈济边关将士与百姓们,不用多礼”。
“多谢大人,边塞苦寒,大人不远千里到了西北,还记得来玉门关一趟,看望边城的将士与百姓们,实在是边关众人之福,请大人随末将入城”,魏存孝嗓门很大,听得人耳朵都发麻。
说完后便做了个请的动作,在前面为众人开路。
一路进城的路上,张平安也在暗暗打量玉门关内的百姓们,发现他们的穿着打扮比瓜州城内要差的多了。
街上摆摊卖吃食的或者卖其他小玩意的,不乏年轻女子,来往行人也习以为常的样子,可见民风要比其他地方开放的多。
甚至会有摊主当街拦客招揽生意。
整个边城都透着一股彪悍随性之感。
再往前,有酒楼茶肆,能看到有腰间挂着短刀或者其他兵器的男子在大堂内大口喝酒,大声吹牛,一看就是混江湖的刀客。
赵仁之指着那些人道:“朝廷不是已经颁布了律法,禁止民间百姓携带超过六寸长的兵器吗,怎么这些人都没按律法行事,一路走来,我都看到许多男子随身带了兵器了。”
魏存孝闻言恭敬地拱拱手回道:“回大人,边城民风彪悍,随身携带兵器自来有之,屡禁不止,下官也头痛的很,治理不善之处还请大人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