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神秘人物

还我正义 梦清沐 1843 字 3个月前

叶雨菡将业务扩展到江河市南邻的金宁市不久,就听说那里出了一批异常珍贵的南朝佛像。

她打算将这些文明魂宝收购后捐献给江河市博物馆。

令她没想到的是,围绕着这批南朝佛像,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悄然展开。

......

2006年“立夏”这一天下午,汪昆仑刚进他的“紫韵阁”古玩店,就见门外走进一个有些不平常的客人。

此人三十岁上下年龄,虎背熊腰,平头阔脸,浓眉鹰眼,衣着整洁,外露的小臂上有着强健的肌肉。

汪昆仑首先断定此人不是盗墓者,因盗墓者常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工作,一般都是脸色黄中泛黑,腰背微驼,神色中透着些许遮掩不住的惶恐不安。

他的“紫韵阁”号称江河市第一大古玩店。

来店中的客人不是买货的就是供货的,而供货者中不乏盗墓者或盗墓者的二传手。

看这位年轻人眼睛死死地盯着放在脚前的一个破旧的纸箱,想必一定是供货者了。那么,他是什么来路?

汪昆仑并不多问,走到年轻人身边轻咳一声,道:“我是汪昆仑,有什么东西就拿出来吧。”

年轻人站起来,向汪昆仑鞠了一躬,道:“久闻大名,今日有幸相见,劳驾了。”

说完,从纸箱中拿出一尊七八十公分高的青铜佛像主件,然后又将配件一一装上。

汪昆仑一看便知,此佛像的主体名为“西方三圣。”

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居中,掌中托着莲台。

代表大悲的观音菩萨在左边,手持楊柳枝和宝瓶。

代表大智的大势至菩萨在右边,手持火焰宝剑。

整个造像结构繁复,布局疏密有度,无论主次巨细,处处工艺精湛。

此像的背光(插在佛像背后的辅件,形如巴蕉扇)有一行铭文:大梁天监八年萧衍敬造。

背光边沿插着九个“飞天”,飞天美如仙子,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飘带,凌空翱翔,势如飞鹤,舒展豪迈。

且姿态各异,或弹琴,或击鼓,可谓仪态万千,生动传神。

汪昆仑仔细看过这尊佛像,脸上平静如水,内心却狂喜不已。

因为他已断定,此像为梁朝开国皇帝梁武帝所献。

尽管被火烧过,鎏金已经脱落,也有几处现代修复的痕迹,但仍不失为南朝时期青铜佛像的极品,与此类似且有案可稽的仅有一件,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东汉早期,佛教传入我国,佛像的铸造也随之产生。

但开始时主要是仿造印度的犍陀罗和秣菟罗风格,总体上比较粗糙。

而到了南北朝时期,佛像铸造融合并创造了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风格,南朝的齐、梁尤为其中的翘楚,被称为中国佛像艺术的开山鼻祖和第一个高峰,其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可估量。

青铜器与瓷器不同,瓷器一有破损价格大降,而青铜器只要整体形象和工艺基本完整,修复被视为正常现象。

汪昆仑心中暗暗盘算:要请这尊佛像,起价需要八位数,这对他来说也不是个小数,因而只得略施小伎,对年轻来客说:“对不起,请你把东西带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