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敬这才生硬地说:“那就进来吧。”
进门以后,他指了指堂前一对破旧的沙发,冷冷地说:“请坐。”然后拿上两瓶矿泉水,“二位请原谅,我从不给客人泡茶,因为喝茶太费功夫,我耗不起这个时间,有什么事,请尽管说,尽快说。”
这样的待客之道,汪昆仑还是第一次见到。
按此地的风俗,只要客人坐下,清茶一杯是起码的礼节。
这个郭子敬不仅不倒茶,连一句客气话都没有,就催着客人“尽快说”,这倒有点像官不大架子不小的公务员。
为打破沉默,汪昆仑拆开一包软中华香烟,递给郭子敬一支。
郭子敬连忙挡回,自己从口袋中摸出一包“大前门”香烟,说:“我这个老顽固就喜欢抽老牌子,这种烟你们文化人抽不来,我们彼此就别敬了。”
“大前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高档烟,能抽这种烟的非富即贵,改革开放后,洋烟逐步进入国门,各地的高档地方烟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前门”反而成了低档烟,抽它的人已经很少了。
汪昆仑见气氛过于冷谈,便从提包中拿出一尊二十多公分的南朝观音佛像,放在郭子敬面前,虚心请教道:“郭老师,请您帮我掌掌眼,这佛像是什么年代的?”
郭子敬口气冷冰冰地说:“考我吗?有点常识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南朝大梁佛像,何况你在古玩界还算有点名气。”
汪昆仑碰了个钉子,按捺住性子继续说:“这尊佛像我请丁思成老先生看过,他说这尊佛像的头、腿、手原来都是断裂的,修复得如此完美是出于您的手笔。我此后用X光透视过,怎么也找不到断裂的痕迹,可见郭老师的手艺真是鬼斧神工,能否请您指教一二?”
郭子敬吸了口烟,道:“这就是鱼有鱼路,虾有虾道了,我这点雕出小技承蒙丁夫子还能看得上眼,其实根本不足挂齿。你们江河市博物馆不是有个号称‘青铜圣医’的钱大镛吗?我这点底细他全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