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前蜀王建 三方合议

宋光嗣掌权,唐文扆被杀,宰相张格被罢免。

……

小屋内,王莽被通讯器的响声吵醒了。

胡亥:“王莽,你在哪呢?他们都在找你。”

“又一个十国的皇帝来了……”

该死,睡过头了。

王莽:“知道了,我马上就过去。”

他推开房门,却看到了夹在门缝的一封信。

这是……算了,算了,那边着急,先把它收起来之后再说。

但孙权的意识通讯出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王莽,不差这一会,我建议你最好还是打开看看。”

于是王莽把信封拆开。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

署名那一栏写着拓跋珪的名字……

在感染者听着王莽念信的同时,王建已经走过流程,领到了中央广场。

苻坚注意到了国号,“有前必有后,那么一定还存在一个‘后蜀’。”

不过他没有继续想下去,因为元宏叫住了他,说是今晚有要事相商。

李氏不在乎王建这个人,他们更关心屏幕上的称呼。

毕竟就没指望他们能有多忠诚,两方之间也没什么深仇大恨。

李世民:“又一个十国政权,也是在南方。”

“究竟是十国政权都在南方,还是南方政权都属十国呢?”

刘恒:“十个国家,皇帝的数目不会少,而且以南方为主……”

这样算来,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刘裕和他的南朝联盟了。

李世民还多想了一步,南朝联盟内部的感染者已经很多了,要是……

两人便同时望向刘裕,但刘裕此时没在关心南朝联盟的事。

就在刚刚,刘义隆将拓跋珪来信的消息告诉了他。

“他们邀请我们晚上过去见一面,应该都会到场。”

刘裕:“嗯,看来我得亲自去会会他们。”

另一边,王建、朱温和刘隐三人正待在一起。

王建暂时充当了朱温和刘隐沟通的桥梁,尽管刘隐很快就找借口离开了。

然后就剩下了朱温和王建互相嘲讽。

朱温:“我说,你是不是老糊涂了,非得要这个儿子继位。”

“可惜了,你的基业就要被毁尽了。”

王建:“暂时不用你操心。我想你的梁国会先被李存勖灭掉。”

“甭管我再怎么糊涂,死法也比你好看。”

朱温:“看看那上面的称号,‘前蜀’。你说这是不是暗示你家会被篡位啊。”

正巧王莽赶了过来,他们自然就要王莽给个说法。

感染者那边有了新的指示,王莽无心搭理这种事,随便敷衍几句就离开了。

胡亥跟在王莽的旁边,问道:

“哎,前蜀的那个可是姓王啊。搞不好他可能与你有点关系。”

“那你觉得我在乎吗?”

胡亥就没再吱声了,而王建和朱温还在聊。

“朱温,还是你的梁国更危险,两方还在黄河两岸对峙呢。”

“反正蜀国没有外敌。要我说,吴越、闽国、马楚都可以重新站队了。”

没错,918年6月的事情还没结束。但这里我们先把目光放在南方的吴国。

……

李存勖与梁军对峙的同时,南吴的徐知训打起了朱瑾爱姬的主意。

朱瑾得知后大怒,徐知训得知后还打算将他调离扬州。

于是朱瑾决定除掉徐知训。

他以祝寿和献上爱姬为名将徐知训骗到了自己的家中,在内堂将其杀害。

之后,朱瑾将徐知训的人头送到吴王杨隆演那里,称帮他除去了祸患。

但杨隆演毫无担当,连忙撇清关系,让朱瑾对他失望不已。

除掉徐氏的机会就此错过。这也说明徐温选的傀儡很合适。

朱瑾自知无法逃脱,拔剑自刎。徐知诰从润州调兵平定了扬州乱局。

小主,

徐温将朱瑾全家杀害,听说了徐知训所作所为后又重新将朱瑾安葬。

896年,朱温夺取兖州,朱瑾被迫南逃投奔杨行密,引出了清口之战。

如今他死在了南吴徐氏之手。

至此,“唐末三结义”朱温、朱瑄、朱瑾三兄弟全部死于非命。

回到南吴,徐温对徐知诰很满意,让他接管扬州事务。

而徐知诰之所以反应那么快,也是受到了宋齐邱的点拨。

……

回到北方,黄河水只挡住了晋军四个月。

六月二十一,杨刘之战,李存勖率军渡河,谢彦章到河岸防御。

李存勖假装不敌,向后撤退,吸引谢彦章尾随追击,到河心后再掉头冲杀。

苻坚:“这不对吧。”

于是梁军大败,数万人被斩杀,谢彦章仓皇逃跑。

见此大胜,李存勖打算一鼓作气灭掉后梁,他让各军在魏州集结。

8月,李嗣源,周德威等人南下,魏州集结了十万余兵马。

后梁境内的泰宁军节度使张万进也见风使舵,起兵响应李存勖。

后梁的局势已经相当危急。

贺瑰、谢彦章在濮州与李存勖对峙。

李存勖亲自带兵到梁军大营前骂战,数次身陷险境。

他也不听众人的劝谏,最终差点失去性命。

李世民:“真莽啊。”

“得了,这一仗他灭不掉朱梁。”

听到这话,李晔惊讶得回过头,“太宗皇帝,您……”

李世民继续解释道:“不听劝谏,有勇无谋,就算这次侥幸灭掉后梁,又如何呢?”

李存勖对梁军也没什么办法,双方只能在濮州维持对峙局面。

……

而南吴和虔州的对峙局面就要结束了。

刘信拿不下城池,私下与谭全播和解,但徐温逼迫刘信进攻,就是要拿下虔州。

11月,虔州终于支撑不住,谭全播在逃跑路上被刘信擒获。

谭全播的名声很好,徐温对他以礼相待。但他年事已高,不久后离世,时年85岁。

虔州被灭后,吴越的闽国-虔州-马楚-荆南-后梁的进贡路线断绝,只能从海路向后梁进贡。

同月,刘岩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