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南方的争端 平行异动

等等,他这样做难道不怕得罪刘邦他们吗?

当然不怕,因为加入南朝联盟本身就是得罪他们了,多得罪一些又何妨?

事不宜迟,今天早上开始就要游说刘隐,让他同自己加入刘裕一方。

此时,刘恒就在十国这片区域,他正看着王建房内闪烁的灯光。

父亲说过“不能让他受到其他影响”,想必这个影响就是王建了。

……

既然说到南方的争端,现在就把视线放在南吴和吴越上。

南吴内部还有一点后续,徐知诰以宋齐邱为谋主,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严可求却有些担忧地劝说徐温,“徐知诰必有大志,但他并非您的亲子,会有隐患。”

然后建议徐温换上亲子徐知询代替他,但徐温拒绝。

徐知诰听说此事,将严可求外调。而严可求则建议徐温要筹备建国。

“将来李存勖夺得天下,还要向他称臣吗?不如自立为帝。”

吴王杨隆演能更进一步,权臣徐温也就能更进一步。

于是严可求留在扬州筹备,随后徐温率百官向杨隆演劝进。

但杨隆演不愿称帝,最多只肯建国改元。

919年4月,杨隆演称吴国王,改元武义。徐温为大丞相,东海郡王。

南吴不再是已经灭亡的大唐的藩国,也可以认为这是南吴国家的开始。

建国后,徐温把目光放在了隔壁的吴越。

而钱镠觉得自己实力够了,派儿子钱传瓘攻打淮南。

南吴的彭彦章和陈汾率军抵挡。

919年4月,双方在狼山江相遇。

钱传瓘在上风口向南吴战舰抛出石灰,然后火烧舰船。

彭彦章力战身死,陈汾逃跑,后被徐温诛杀。

之后,徐温亲自率军出战,让陈璋从后面夹击吴越军。

徐温这次处在上风口,便火烧岸边的芦苇。

火势蔓延,钱传瓘慌忙撤退,又被陈璋截断后路,吴越军伤亡惨重。

陈璋和徐知诰都想继续进攻,夺取苏州,甚至灭掉吴越,但徐温拒绝。

钱镠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一旦战败,徐温在南吴的权势会受到影响。

于是南吴和吴越两国和解,这便是两国间的最后一战。

但这场大战的意义并没有那么简单。

而空间中的皇帝甚至连前一个意义都没有察觉到。

也就是刘备和孙权想到了赤壁之战,借机嘲讽了曹操几句。

公元919年的狼山江之战是世界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热战”,双方在战斗中使用了火药。

王莽:“热战争……”

……

嬴政:“王莽,你说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

天已经亮了,机房附近的人员逐渐增多。

王莽环顾四周,大家都在讨论北方的后梁和晋国,对这场战斗的讨论度很低。

算了,以后有的是时机向他们说明。

经过这一夜的休息,他的情况有所好转,该进行下一步了。

另一边,王建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更关心南吴的建国。

幸好没有称帝,杨行密暂时不会被追谥过来,但估计也快了。

而杨行密的到来会对自己的计划造成重大影响的。

他正面击败过朱温,实力比自己强。到来后,大家会先关注他。

刘裕会先去拉拢杨行密,刘隐也更可能被杨行密说服参加南朝联盟。

那自己岂不是变成无关紧要的那个了?

大家会觉得是杨行密在,王建和刘隐才进入南朝联盟的。

这个功劳绝对不能被他抢走。

现在南吴距离称帝只剩下一步之遥了。

自己的计划得尽快进行,要抢在杨行密到来之前。

想到这里,他也顾不上太多,直接向刘隐的方向走去。

而在不远处观察的刘恒迅速反应了过来,抢先一步到了刘隐的身边。

刘裕也同样敏感,这时候他也必须要出手。

于是这四人就这样尴尬地碰到了一起。

刘隐:“嗯……诸位前辈,这是有什么突发事故吗?”

刘恒仗着辈分最高,抢先说道:

“哎,没有,仅仅是关心一下我们刘氏的后人而已。”

“也是要给出一点建议,可要谨慎选择,把握好机遇啊。”

刘裕:“说的没错,究竟是不多的血缘,还是相似的地域,可要谨慎考虑。”

王建:“两位前辈的话都有道理,我作为十国的皇帝,对此非常钦佩。”

“南汉烈宗,你现在也是十国的皇帝,也该与我有相同的感悟吧。”

这话就很有偏向性了。刘隐全都能听出来,可他还在犹豫,不想轻易站队。

于是他回答道:

“诸位前辈真是有心了,晚辈受益匪浅。”

“但晚辈不才,自知无法与前人相提并论,如今不过是忝列其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