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终产者内讧 人格冲突2

平行世界,公元2511年3月10日星期二。

如何发动一场成功的政变呢?吴良鑫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他必须弄清哪些势力是支持他的,哪些势力是反对他的。

显然,他自己的班底是支持他的,终产者是自己的敌人。

张文俨似乎从不站队,可以暂且看作中立方。

那么,终产者身边的AI呢?它的立场如何?

答案是,它根本不需要立场,而自己必须要给它更多。

它是这个情况存在的原因,自己不能,也不需要与它抗衡。

因此,只需要绕过它,快速消灭终产者,自己就会赢得“它们”的支持。

其余的就无关紧要了。再过不久,这颗星球的残余将不会有自由意志。

凭什么这个控制他们的不是自己呢?

如今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他破解了部分纳米机械的代码,也掌握着部分高能武器。

自己可以借助前者控制中枢,也可以利用后者威慑或是摧毁中枢。

而现在就是政变的好时机。

虽然不知道它们的计划是什么,但终产者确实将主力调到了超空间前线。

这样他的后方就空虚了。

在行动之前,他最后一次回顾了一遍这个世界的历史。

“终产者”始终是一类群体的代号,他们也从来不需要姓名。

关于他们的部分总是语焉不详,或是他们经历了多次更迭,或是一次都没有。

但只要自己是下一个,这些就都无所谓了。

……

与此同时,张文俨也探听到了不少风声。他在吴良鑫身边的布置起了作用。

对自己来说,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放任这一切的发生。

自己不在旋涡的中心,完全可以冷眼旁观。

而且有吴良鑫在前,自己也就能借此判断终产者是一个怎样的敌人了。

但自己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得发出消息提醒他们。

首先是这个世界的抵抗组织,他们可以趁机扩大根据地。

然后是对面的世界……

他打出了几个字“他们正在内讧”,准备从加密通道发出去。

但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

自己注意到了吴良鑫的动作,终产者或许也注意到了,以及他背后的……

想到这里,他终止了发送,在原来的文本中添加了几个字。

这份情报会先送到抵抗组织在南极洲的终端,再发向对面。

应该不会有问题。

……

午夜,本空间接到了抵抗组织送过来的情报,仅有短短一句话。

“他们正在内讧。”

算上之前的侦查信息,在这之后,前线就没有任何消息传来了。

众人便就此展开了讨论。

司马绍:“那就确实是敌人内讧了,所以才匆匆把主力调了回去。”

“抵抗组织的情报总该是正确的吧。”

曹操:“如此,这就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了。但总觉得有一丝不对。”

“情报才一句话,就像是被刻意封锁,要阻止他们发声似的。”

反正情况无非两种,要么是敌方真的发生了什么事,要么就是他们在故意做局。

虽然前者可能性很大,但这些细微之处也增大了后者的可能。

相应地,联军也有其优势和劣势。

他们已经破解了纳米技术,但对第四空间的研究还是比较浅薄。

因此众人分成了两派。

激进的一方要战,最次也要试探敌方,保守的一方则想再观望一段时间。

他们各抒己见,每一方都有各自的道理。

李世民:“反正大家的目标都一样,无非就是视野不清晰,不知如何抓住机会而已。”

“但本世界看到的肯定更多,他们的想法呢?”

就在这时,机器发出了响动,是工业空间传来的消息。

“我们接到了本世界的来使,他们送来了一批设备。”

“是纳米机械屏蔽装置,只要带在身边,就可以免受敌方纳米机械的影响。”

王莽当即注意到了这个装置的名称。

“当然,他们也没办法量产,只能为我们提供二十个样品。”

“而且也不保证能完全管用,因为敌方的水平也在进步……”

刘邦:“算了,总好过没有。而且我也不觉得他们会使用纳米机械。”

尤其是在双方军备竞赛,我方已经破解一部分技术的时候。

李世民:“这就表示本世界是支持行动的。那就得好好谋划了。”

刘彻:“也是,坐在这里观望无济于事,倒不如主动进取。”

“就算我们不出手,难道他们就不攻击我们了吗?”

嬴政:“而且敌人知道的比我们多,这本身就是个隐患了。”

“这种事情向来趁早不趁晚。四个空间的秘密都在敌人手中,我们岂能安坐于此!”

话说到这地步,自然就没人明确反对了。

接下来,大家确定了一些共识,就如这次作战要达成的一些目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进战线,夺取据点倒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探知敌方的情报。

例如,敌人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究竟是几个势力在活动?

0XX是谁?三封来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敌人还知道多少第四空间的秘密。

但刚才也说过了,仅仅是没人明确反对而已,不代表就真的没人反对了。

大会进行到这里,下一步便是确定派去前线的人选。

顿时,大多数人都面露难色,开始想办法互相推诿。

上次的牺牲太大了,七人丧失性命,后面的复活工作也是困难重重。

而且有些人已经察觉到复活后的他们似乎有哪里不一样了。

而现在要派人去前线充当先锋,那不就同上次一模一样吗?

因此,尽管有刘邦等人再三强调早行动比晚行动要好,扯皮依旧是没完没了。

……

接近清晨的时候,王莽找个理由离开了。

他在大会上并没有过多发言,他心想着这事应该也有助于解决人格冲突的问题。

从接到报告到现在,自己的脑袋一直在隐隐作痛,甚至精神都开始恍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