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美丽的海阳我的家

“啊,好,人家对咱好,你们不要忘记了人家的恩情。不过,咱是来上学的,不是来吃百家饭的。上学一定要上好。只有把学上好了,才能改变你的命运,有了文化,有了知识”,对社会才有用,家全你上学要刻苦啊。你去 年年底来,你才六岁,人家这学校的孙校长和鲁老师史老师,叫你在上学,是看你家军哥的面子。今年上学你都七岁了,你是大孩子了,上学可不能叫大人和老师看着啊,你记得,你学的知识是给你自己学的,你看我给人家打零工多忙啊?心里总想着能多挣几毛,挣一块钱呀。哪有功夫管你啊?家全听了俺爹说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住宿舍,那住宿的学生老闹,也没法学呀。说:爹,我住宿舍,在宿舍学不了。那住宿的,净是亮子的,那亮子 是全民点,他们的学生不学习,他们毕业就能分配工作。是吧,家军哥?我听了点点头。

俺爹听了思考良久。说:我在这打零工,也听说了,全民点的学生都步愿学习。全民点就那样,谁长大了都有工作。抚远县,原来就是全民县。俺爹还想说点什么,欲言又止。

有过了两天,六弟弟家海来了,他来是俺娘叫来的。来,是在曙光上学放假了。来这海阳,也是想看看学校怎么上学,看看假期能不能找点活干。他来了,看到我和爹都在打零工,觉得我在暑假能挣钱挺好,说,家军哥,能不能给我找点活干?我听了不好办,找活容易,可住宿,吃饭不好解决。

小主,

不好解决。俺爹思来想去说,家军你看咱家现在,这情况怎么办呢?咱家在富锦人口最多的时候是11口,你爷去世了,剩下10口。你大哥二哥相继结婚分出去了,剩8口。这8口,咱上抚远来建点,家民上学当了知青。剩下7口。去年底你五弟弟出事了,没了,剩下6口人了。这6口人还住5个地方。你娘和你妹妹在新村,你6弟弟在曙光上学,我和你,还有家全在这海阳住三个地方。吃饭也是三个地方;就吃饭这一条,一天,咱家就多花不少钱,明明一个人吃饭,一顿用五分钱就够了,那咱这样在公社食堂吃饭,就得花三毛四毛钱。你想想办法,咱要都上曙光也行,都上这来也行。

我听俺爹说的,觉得俺爹说的对。但想想,也觉得不好解决。不好解决的根本原因在教育局。当时我在师专毕业回来就是很好解决的,一是把我和我的同学都按照支边干部来分配,我房子就有了,父母随我来支边吃粮问题也解决了。第二,叫我改行,到别的系统工作,什么也都解决了。我想想说,我找校长吧,我来时教育局是答应过我的,说我到这来,房子什么都有。

第二天,我找校长了,校长说在学校院内还有个房子,就是破点。你要是要,学校就给维修。房子维修完。我一听,想想,说行。校长说,行,马老师,那咱就安排买砖修,等着修好了,搬家用汽车,学校再请示教育局,给安排车。孙校长说话很诚恳。我也很理解。

我回来给俺爹一说,俺爹说,哎,这就挺好了,学校给个破房也行,学校给砖就给砖,不给咱打零工,也挣几十块钱了,砖咱买,修咱修,搭炕我回搭。咱搬家,也不用学校给教育局打报告了。车,我想法子找我给打更的省公路管理处关队长,老关那人挺好,当官没官架。他们的大白脸子车,经常去抚远办事,有时候就叫我跟车去装货。下回,他再叫我去,我提前给他说一声。我和弟弟听了都说行。

给学校要房子,修房子的事都说好了,我和俺爹就用起大早,和打零工,中午休息的时间开始维修房子了。

等着房子维修好了,过了几天,俺爹跟着去抚远了,在车回来的路上,省公路管理处的大汽车,往俺新村拐了个弯,就给俺家的东西装上搬来了。

俺家搬来了,一家人难得地团聚在这小小的屋子里。家人们围坐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第二天,我又药去给省公路打零工了。家全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哥,我会好好学习的,你放心去干活吧。”我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好,哥相信你。”

来到工地,大家都干劲十足。我和工友们一边干活一边聊天,得知最近工地可能还会有新的工程。我心里想着,要是能多接点活,家里的日子肯定能更好。

傍晚收工回到家,屋里飘出饭菜的香味。娘笑着迎出来:“回来了,快洗手吃饭。”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着饭,虽然饭菜简单,但却格外温馨。

有家了,开学了,我随着班级走,该教初二了。教初二,工作时间我积极钻研教材,认真地去讲好每一节课。等着放学了,傍晚了,我也拿着蹚板,拿着小渔网,随着来江边观光的人群,到江边蹚鱼了。蹚鱼,尽情的享受着乌苏里江自然风光快乐。有时候,一激动,还喊着,唱几句乌苏里船歌:阿郎赫赫呢娜,乌苏里江来长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