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李唐胸中装着的根本不是一个大唐帝国!

“王爷真乃神人也!”

长孙瑜神情庄重,双手持礼冲着李唐一躬到底,语气肃穆地说道:“王爷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呵呵,此言本王的确当得起。”

李唐的目光望向远方,眼神变得悠远,缓缓说道:“让天下人吃饱饭,是一切的基础。百姓吃不饱,就会造反。国家无粮,就养不起兵。

这是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可惜,长安朝堂上的诸公,似乎更喜欢讨论玄之又玄的义理,或是热衷沉浸在勾心斗角的权术之中。”

长孙瑜沉默了,没敢接话。

李唐的话,简单直白,却又蕴含着最深刻的道理。

他忽然明白了,为何这片土地能有如此气象。因为这里的统治者,关注的是最根本、最实际的民生基础问题。

“王爷印发的那些书籍,其中的学问,经天纬地,委实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长孙瑜深吸一口气,终于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不知这些学问,从何而来?王爷……又究竟是何人?”

关于西北王李唐在祈连山深处的船山书院一朝悟道,以神明之姿举世无敌的传闻,早在中原各地传得神神叨叨。

身为长孙无忌和长孙皇后的后人,长孙家的主事人对李唐的皇族宗室出身这个身份,一直持怀疑态度。

即使这个身份被当今天下钦点认可,长孙家也依然不敢苟同。

皇室如果真留有如此足以惊世骇俗的后手,断然不可能让五姓七望这些门阀世家长久以来把持朝堂,也不会让天下各地藩镇割据一方,听宣不听调。

李唐停下脚步,转头看向她。他的眼神深邃如星空,让长孙玥不敢直视。

“本王是何人,并不重要。”

李唐意味深长地看了长孙瑜一眼,笑呵呵地说道,“重要的是,本王想要做什么。长孙兄,你可知,在我们脚下这片土地之外,世界有多大?”

不等长孙瑜回答,李唐便伸出手,仿佛在虚空中勾勒着一幅宏伟的画卷。

“从这里向西,越过葱岭,是河中地区,再向西,是波斯,是黑衣大食。大食之西,是更为广阔的欧罗巴,那里生活着无数白肤色的蛮族。

从这里向北,越过大漠,是无尽的西伯利亚雪原,地下埋藏着足以让整个世界都燃烧起来的煤与铁。

我们脚下这颗星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大唐,不过是这球体之上,很小的一块区域罢了。”

长孙瑜听得目瞪口呆。

李唐所说的每一个词,都在冲击着他固有的世界观。

球体?蛮族遍地的欧罗巴?燃烧的煤与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