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对于这种“病灶”,简单的武力镇压固然能解决一时之患,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其滋生的土壤,反而会加剧民族间的隔阂与仇恨。
他的目标是融合,而非征服。
他决定采取一套组合拳。
首先,他让查·卢西波相统领的神圣同盟带着盟中精英前往该部落进行“政策宣讲”。
查·卢西波相以其精于心计和出众的口才,详细阐述了西北王府实施新政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通过数据对比,清晰展示了定居耕种部落的富裕生活与游牧部落的贫困现状。
另外,他再三强调西北王府的公正与担当。
他向部落首领承诺,王府并非要消灭他们的文化,而是要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生活。
他甚至提出,如果部落愿意尝试定居耕种,神圣同盟可以先期无偿提供种子、农具,并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且在初期减免部分“地租”,以降低其转型风险。
与此同时,李唐也并未放松必要的威慑。他调集了一支安西军野战精锐部队,在距离该部落不远的区域进行“军事演习”。
演习的内容包括精确的步枪射击和火炮对远处山头的精准打击。
虽然没有直接威胁该部落,但枪炮的轰鸣声和那令人心悸的威力,足以让部落首领感受到西北王府不可撼动的强大实力。
此外,李唐还通过总控智能星辰控制的无人机,对该部落进行了多次“侦察飞行”。无人机在部落上空盘旋,清晰地拍摄下部落内部的景象,并适时播放王府的宣传口号。
这种“神迹”般的存在,让部落成员对西北王府显露的实力产生了深深的敬畏。
在软硬兼施的策略下,那名顽固的羌族部落首领最终屈服了。
他并非被武力彻底征服,而是被王府展现出的巨大物质利益和超凡科技力量所折服。
他看到了王府模式的“必然性”和“优越性”,也看到了抵制王府的“徒劳性”和“危险性”。
他最终选择了与王府合作,带领部落尝试定居耕种,并开始学习“锻体三十六式”。
这只是大西北这块试验田中的一个小小的成功案例。
将来,肯定还会有更多“夹生”、“长歪”甚至“病灶”的庄稼出现。
但他并不担忧,因为他手中的“工具箱”足够丰富,他的“反思”和“调整”机制足够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