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是一个等待死亡的病人,他是一个重新回到棋盘前的棋手!
“来人!”
他的声音洪亮而沉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守在殿外的心腹老宦官连滚带爬地跑了进来,跪伏在地:
“奴婢在。”
“传朕的秘旨。”
李纯的目光如电,扫过老宦官,沉声说道:
“召中兵部尚书李绛,即刻入宫,不得有误!”
“遵旨!”
老宦官不敢多问,叩首之后,匆匆退下。
李纯站起身,走到御案前。
那支注射过的,“生命一号”的空玻璃管,在烛光下折射出冰冷的光。
他拿起它,放在眼前仔细端详。
这小小的罐子里,装的是他的命,也是大唐的国运。
他需要更多。
他需要时间。
李唐给了他十天,或者说,十支。
但这远远不够。
他要活下去,要亲眼看着世家门阀的崩塌,要亲手将大唐带向一个全新的时代。
所以,他不仅要答应李唐的条件,还要让他满意。
他铺开一张空白的圣旨,提起朱笔,沉吟片刻,笔走龙蛇。
他没有直接答应那两个条件,那不符合帝王的体面。
他的旨意,写得冠冕堂皇,充满了对西北王“忠君体国、开疆拓土”的褒奖。
他下旨,在西北设立“大唐西北经济与改革特区”,由西北王李唐全权总负责,进行为期五年的“新政”试点。
特区之内,官吏任免、财税征收、律法制定,皆由西北王府自行裁决,五年后,再根据成效,决定是否向全国推行。
同时,为“促进关中与西北军民交流,互通有无”,在长安与兰州之间,设立“自由贸易商埠”,所有商旅往来,一应关税,尽皆免除。
一字一句,都精准地回应了李唐的要求,却又将主动权牢牢地抓在了“朝廷”和“皇帝”的手中。
这是“恩准”,是“试点”,是皇帝对一个有功之臣的“破格”提拔与信任。
写完之后,李纯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他知道,当这份圣旨送到李唐手中时,那个聪明的年轻人,一定会明白他的意思。
这是一场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