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笑道:“趁着清晨,天气凉爽,我们还是先开路,待到了山顶,我们在把酒言欢,可好?”
"好吧!出发!”
一众人,便自山脚向上而行。
行进中,雷古对怀素建议道:“大师,我觉得今天时间比较充裕,上次我们没去三分石西面的香炉山。这一次,我建议你们去看一看!”
这时,李周延接话道:“香炉石,的确值得一看。它在三分石的西面,因形状象一个香炉而得名。
相传舜葬九疑之后,地神有感于舜帝的功德,特造置香炉石于三峰石对面,与三分石相映成辉,藉以祭祀舜帝之灵。
从香炉山的位置,看远处的三分石!三根巨石直耸蓝天,再配上飘浮的白云,就象三根燃烧的香,嵌在香炉上。
以三分石南侧石碑为墓碑,以整个三分石为舜陵,以对峙的香炉石为祭坛,恰似一幅祭舜图。
所以,我觉得这香炉石,值得一观。
况且,时间上我们也来得及。”
李白和怀素,见李周延和雷古都说值得一观。就做了决定,先上香炉石去游览一番,然后再去三分石。
……
午时左右,一行人就来到了香炉山。
正如李周延所说,香炉山的山顶,真有一块巨大如香炉的石头。
站在香炉石的后面,放眼往三分石方向望去,三分石真的像插在香炉石上的三柱香。
大家不由得感叹,这到底是大自然的神奇,还是真的与舜帝的祭祀相关。
……
香炉山的旁边,是一处天池,约二、三亩宽的面积。
天池中间,有两根矗立的石笋,石笋的四周,长满了水草。水草丛中,不时还能看到游动的溪斑和河虾。
雷古安排挑夫,在天池中取水做饭,他又带着李白、怀素、怀仁、李周延等人,去爬香炉石。
香炉石比较平缓,大家没费什么劲就爬了上去。
站在香炉石上,三分石,畚箕窝,大小紫荆山,棋盘山,尽收眼底。就连紫荆河上的“望夫石”,也依稀可辨。
李白诗兴勃发,当即赋诗一首。
《香炉石忆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