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元与宋诗雯重归于好后,朝堂与民间的局势却并未因此而完全平静。那些曾企图扳倒叶元的大臣,虽在之前的谣言风波中未能得逞,却并未死心。他们暗中观察着叶元与宋诗雯的动向,企图寻找新的机会。

一日,叶元正在监国大殿与大臣们商议国家税制改革之事。税制改革关乎国家财政收入与百姓负担,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叶元格外谨慎。他仔细聆听着每一位大臣的意见,时而点头赞同,时而皱眉思索。

就在这时,一位平日里与反对势力走得较近的大臣突然站了出来,他装作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殿下,如今推行这税制改革,虽说是为了国家长远发展,但眼下百姓刚刚经历战争,生活尚未完全恢复,此时改革恐怕会引起民怨啊。”

叶元心中明白,这又是反对势力在捣鬼,想要阻碍改革的推进。他正欲开口反驳,却见宋诗雯从殿外匆匆走了进来。她今日身着一身利落的紫色劲装,英姿飒爽,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果敢。

宋诗雯走到叶元身旁,微微欠身行礼后,对着那位大臣说道:“大人此言差矣。如今国家虽经历战争,但百姓们也都渴望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这税制改革,正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若因一时担忧民怨而放弃改革,那国家何时才能走向繁荣?”

那位大臣被宋诗雯说得一时语塞,但很快又强词夺理道:“宋小姐,你一介女流,懂得什么国家大事?这税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岂是你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宋诗雯毫不畏惧,她冷笑一声道:“大人莫要小看女子。我虽为女子,但也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况且,我这些年游历各方,对民间疾苦也有所了解。这税制改革,若能合理推行,定能让百姓受益,国家财政增收。”

叶元看着宋诗雯侃侃而谈的模样,心中满是欣赏与爱意。他站起身来,说道:“诗雯所言极是。这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也会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循序渐进地推行。诸位大臣若有更好的建议,尽可提出,但若是为了一己私利而阻挠改革,那就休怪本王不客气了。”

众大臣见叶元态度坚决,又见宋诗雯在一旁支持,都不敢再出声反对。税制改革之事就此定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推进。

然而,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自身利益,故意歪曲改革政策,加重百姓负担,引发了部分地区百姓的不满。一时间,民间又出现了对税制改革的质疑声。

叶元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他与宋诗雯商议后,决定亲自前往那些出现问题的地方,查明真相,安抚百姓。

他们一路微服私访,来到了一个受灾较为严重的县城。只见县城里一片萧条,百姓们面黄肌瘦,怨声载道。叶元与宋诗雯走进一家茶馆,想要听听百姓们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