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扯着嗓子喊了半个月,柏油路被晒得能煎鸡蛋,连傍晚的风都带着股烘面包的热气。我瘫在客厅沙发上,看着空调显示屏上“26℃”的数字发呆——这已经是这个夏天第三次因为高温预警取消周末野餐计划了。
小儿子源源正趴在凉席上,把绘本里的小熊当成冰棍啃,十岁的儿子小泽则对着平板电脑里的天气预报唉声叹气:“妈妈,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啊?再闷在家里,我都要长出蘑菇了。”
老公端着切好的西瓜走过来,冰凉的瓷盘刚碰到茶几,就凝出一层细密的水珠。“要不,咱们去承德避暑山庄吧?”他叉起一块沙瓤西瓜递过来,“我查了攻略,那儿平均温度比咱们这儿低七八度,既有山有水,还能让孩子们看看古建筑,不比在家吹空调强?”
我猛地坐直身子,西瓜汁顺着下巴滴在T恤上也顾不上擦。可不是嘛!自从年初他换了新工作,周末总被加班填满,一家人凑齐整段时间出门,竟成了奢侈的事。如今项目告一段落,难得有两周空闲,可不就该带着家人找个凉快地方透透气?
“就这么定了!”我一把抢过老公的手机,手指飞快地滑动屏幕,“我看看火车票……订明天早上的高铁,中午就能到承德!”源源听见“出门”两个字,立刻从凉席上弹起来,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转圈,嘴里嚷嚷着要带她的小兔子玩偶一起看“凉快的大房子”。小泽则已经打开了笔记本,认真地写下“避暑山庄必备物品:防晒霜、遮阳帽、薄外套”,那模样,倒像个小导游。
高铁驶入承德境内时,窗外的风景渐渐变了模样。原本被烈日烤得蔫蔫的庄稼地,换成了连绵起伏的青山,浓绿的松柏像给山峦披了件蓑衣,连空气似乎都透过车窗缝隙渗了进来,带着草木的清香。
出了高铁站,换乘出租车前往山庄。司机是个爽朗的本地人,得知我们是来避暑的,忍不住笑:“你们来对时候啦!前两天刚下过雨,山里凉快得很,晚上睡觉还得盖薄被呢。”他指着窗外掠过的林荫道,“看这树,都是上百年的老杨树,夏天站在底下,连太阳都晒不透。”
买好门票走进丽正门,一股清凉瞬间裹住了全身。不同于市区里黏腻的热,山庄里的风带着水汽,吹在皮肤上凉丝丝的,像是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脚下的青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缝隙里钻出几丛青苔,湿漉漉的,踩上去竟有些打滑。
“妈妈快看!”源源突然挣脱我的手,朝着不远处的池塘跑去。只见一汪碧水嵌在绿树环绕的庭院里,水面上铺满了圆滚滚的荷叶,粉白相间的荷花亭亭玉立,几只蜻蜓停在花苞上,翅膀被阳光照得透亮。岸边的垂柳把枝条垂到水面,风一吹,绿丝绦便轻轻拂过涟漪,惊得躲在荷叶下的锦鲤猛地窜出水面,带起一串银亮的水珠。
小泽举着手机不停拍照,嘴里还念叨着刚在门口看到的介绍:“避暑山庄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分为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他突然停下来,指着池塘对面的亭台问,“妈妈,那是不是烟雨楼?我在《还珠格格》里见过!”
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一座两层小楼立在水中央,朱红的廊柱配着青灰的瓦,飞檐翘角上挂着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我笑着揉了揉他的头发:“那可不是烟雨楼,但也有几百年历史了。咱们慢慢逛,说不定还能发现比电视剧里更美的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