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察佩筠等人在后宫中也积极推动女学的发展,
鼓励妃嫔们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当然不仅仅是女学,各地的平民学校也在迅速发展。
弘昌已经认识到教育对于国家未来的重要性,
因此他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平民教育,
设立更多的学校,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接受教育。
在这些学校中,不仅教授传统的儒家经典,
还增加了实用的科学知识、数学、地理等内容。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更多有知识、
有能力的人才,为大清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教育的普及,大清的社会风气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重视教育,认识到知识的力量。
一些原本只关注农耕和手工业的百姓,
也开始鼓励子女学习文化知识,
希望他们能够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
梁婉怡的产期很快就到了,富察佩筠和年世兰等人都坐在产房外面等着
富察佩筠怕梁婉怡出什么意外,特意在让梁婉怡提神的参汤中加了一枚顺产丹
温实初也守在产房外,仔细听着产房内的情况。
梁婉怡在产房内痛苦地呻吟着,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
宫女们忙前忙后,为她擦拭汗水,递上热毛巾。
梁婉怡紧紧握住床单用力,嘴里咬着布巾
很快参汤被送进来,梁婉怡接过参汤,微微皱眉,
但还是强忍着痛苦,一口气喝了下去。
参汤的温热让她稍微缓过一口气,很快参汤发挥作用
梁婉怡感觉那种痛苦的感觉好像减轻了许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婉怡的宫缩愈发强烈,她拼尽全力,发出阵阵呼喊。
产房外,弘昌不停的踱步,紧紧盯着产房的门。
有顺产丹,富察佩筠倒是没有那么担心
终于,一阵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传来,
很快便有产婆抱了一个粉色的襁褓出来
“恭喜皇上,两位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先生下了一位公主
公主殿下生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产婆喜气洋洋地说道。
弘昌、富察佩筠和年世兰等人脸上瞬间露出惊喜的神情。
“婉怡如何?”富察佩筠和弘昌两人同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