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狗三心里有团火。他发现村里的留守老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孩子们对外面的世界认知模糊。于是白天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晚上挨家挨户教老人用手机视频通话。有次张奶奶通过视频看到了三年没见的儿子,浑浊的眼泪扑簌簌落在手机屏幕上,抓着狗三的手直念叨:“好娃,好娃……”
半年后,狗三在村里办起了“希望课堂”,把废弃的仓库改造成教室。他通过网络联系到许多公益组织,拉来图书和电脑。暑假时,甚至有城里的大学生志愿者慕名而来。消息不胫而走,县教育局的领导也来考察,要给他发乡村教师的聘书。
那天,狗三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满院子嬉笑打闹的孩子,突然想起小时候爷爷背着他上学的场景。风掠过树梢,带来阵阵槐花香,他摸摸胸前褪色的红领巾,嘴角扬起了笑。原来,真正的出息不是离开贫瘠的土地,而是让这片土地绽放出希望的花。
微小说:狗四(原创)
作者:曹文有
狗四:年方三十五岁,是我们村子里最称得懂孝道的男子,他父母亲先后生下了他们兄弟四人,老大叫狗大、老二叫狗二、老三叫狗三,他排行老四,当然也就叫狗四了。村子里有人问他的父亲:″你怎么让孩子们都起名为狗子呢?"他父亲答道:″咱没文化给孩子们起名,你看,那只狗都是会看门的,叫狗大、二、三、四,将来肯定会把家门看好的。"众人们听后,都笑了笑,认为他给孩子们起的这名绝好。
他们兄弟几个,从狗大起就懂得了贫苦人家读书不容易。于是他们就发奋读书,狗大考入大学毕业分配到了某县委,工作积极踏实肯干,几年后重用提拔了。狗二是某大学的教授了,狗三是某市医院的院长,只有狗四是个教书的。这村子里的人都夸着这狗名起得好。于是不论是张三家或李四家或是王五家,凡生下的男孩,一律以狗开头,都希望孩子们把家门看好。
那年,狗四的父亲饭量逐渐减少了许多,而且消化困难,面黄脊瘦,狗四知道后,要拉着父亲去医院查查,他母亲说道:这人一上了年纪都是这,我看没什么大问题的。于是这事就放下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天夜里,狗四的父亲胃疼的在土炕上打滚,老伴害怕了,慌忙叫狗四,狗四二话不说,给他三哥打电话,医院的急救车走了。
狗四父亲到了医院后,在急救室一检查是急性胃炎,必然马上输液,狗三安排了输液,狗四才放下了心,在一旁默默的祈祷着,希望他父亲早日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