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处,您这一打扮,和这些香江人基本没两样了。"赵大彪咧嘴笑道,他自己也换上了一身藏青色西装,却总觉得浑身不自在。
沈莫北检查了下藏在腋下的手枪:"大彪,你带两个兄弟跟我去赴宴,其他人留在楼层值守。记住,无论发生什么,至少要有两个人守在高工屋里。"
"明白!"赵大彪正色道,"已经安排三班轮值,武器都分发下去了。"
乘电梯下楼时,沈莫北透过镜面墙壁观察着身后的两名队员。虽然换上了西装,但他们笔挺的站姿和锐利的眼神还是暴露了军人气质。他暗自记下要提醒大家调整姿态。
电梯门一开,林志明已等候多时:"沈先生,霍先生和娄先生已经在宴会厅了,请随我来。"
宴会厅位于酒店顶层,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水晶吊灯下,十几张圆桌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但只有正中一桌坐了人。
"莫北!"娄天华起身相迎,随后向主位上的中年男子介绍,"霍先生,这位就是我常提起的沈莫北。"
霍先生约莫四十岁上下,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却透着精明。他起身与沈莫北握手:"久仰大名。天华常说若非沈处长仗义相助,他们一家难以平安抵港。"
沈莫北感受到对方手掌的力度:"霍先生过奖了。您为祖国建设做出的贡献,才是真正令人敬佩。"
霍英东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沈处长果然如天华所说,是明白人。来,请坐。"
沈莫北这说的可不是假话,他是真的佩服这人。
和其他香江人不同,他始终没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在抗击老美的时候,他就在禁运下运送大量急需物资支援我国军队。
而且沈莫北还是知道,后来,在改革开放后,他还积极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投资捐赠番禺大石大桥、洛溪大桥等多个项目,支持国家的教育事业,设立基金会、建设教学设施;支持体育赛事,成立中国体育历史博物馆和中国武术研究院,在多地区和学校兴建体育设施,甚至国家还授予霍英东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革奖章。
是真正的能当得起爱国商人这个称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