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霖和杨雪刚到厂里。
通讯员小跑着来通知:“张处长,杨书记让您去他办公室一趟,说是市里来了记者,要采访您。”
“记者?”张霖放下钢笔,有些意外。
他这段时间净跟机器设备和各厂干部打交道了,跟新闻口的人可没什么交集。
“对,说是《四九城日报》工业口的记者,姓王,专门来了解咱们厂安全生产先进经验的,点名要采访您”
通讯员补充道,脸上带着与有荣焉的神情。
张霖心里琢磨开了。
记者采访,这是好事,能扩大厂子的正面影响,也能把安全生产的理念传播得更广。
但也是个敏感事,话说不好,容易被人挑刺,或者写成浮夸风。
他整理了一下衣服,对通讯员说:“行,我知道了。你回去跟厂办说,我马上过去。”
到了杨书记办公室,果然看见一个戴着眼镜、穿着蓝色中山装、看起来二十七八岁的男同志正和杨书记坐着喝茶聊天,旁边还坐着厂宣传科的科长。
桌上放着一个帆布包,鼓鼓囊囊的,估计里面是采访本和相机。
见张霖进来,杨书记笑着招手:“来来,张霖同志,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四九城日报》工业部的记者,王记者。王记者,这位就是我们厂的保卫处长,张霖同志。”
王记者立刻站起身,热情地伸出手:“张处长,您好您好!久闻大名了!最近工业局系统里,您可是声名鹊起啊,我听了不少关于您下去检查指导的故事,特别想跟您聊聊。”
张霖跟他握了握手,感觉对方的手很有力,笑容也挺真诚:“王记者您好,您太客气了。我就是做了点分内的工作,没什么大名。”
“哎,过分谦虚就是骄傲了啊。”杨书记笑着打趣,然后正色道:“张处长啊,王记者这次来,是受了市里有关部门的委托,专门来采访报道咱们厂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你的先进事迹。这是对我们工作的肯定,也是重要的宣传任务。你一定要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地把情况跟王记者介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