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兵部尚书便站出来说道:“皇上,臣以为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各军情况不同,若要制定统一标准,恐难以执行。”载淳目光如炬地盯着他,冷笑道:“爱卿的意思是,朕的改革行不通?”
兵部尚书吓得浑身一颤,连忙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道:“臣不敢!臣只是…”载淳心中暗忖,这兵部尚书背后定是受了那些保守势力的指使,妄图阻止军改,他语气冰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道:“只是什么?莫不是背后有人给你撑腰?”
兵部尚书脸色煞白,支支吾吾不敢再言语。载淳冷哼一声,接着道:“朕早已查明,你与朝中守旧党暗通曲款,妄图破坏朕的改革大业,你还有何话可说?”兵部尚书听闻,瘫倒在地,群臣也为之侧目。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军机大臣文祥站了出来,拱手说道:“皇上,臣以为,制定统一标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载淳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文祥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建议,由皇上亲自主持,成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负责制定军事标准。委员会成员应由各军将领和相关官员组成,以确保标准的全面性和权威性。”载淳沉吟片刻,说道:“准奏。明日早朝,朕将宣布此事。”
散会后,载淳独自一人坐在龙椅上,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名单。这份名单上,列着所有参与制定军事标准的人员名单。他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嘴角露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这些人中,并非所有人都真心支持他的改革。
有些人,甚至已经暗中投靠了慈禧太后,准备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给他制造麻烦。“螳臂当车,不自量力。”载淳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寒芒。“朕倒要看看,你们究竟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李连英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跪倒在地,高声禀报道:“皇上,慈禧太后懿旨,宣皇上即刻前往慈宁宫!”载淳眼眸微眯,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他知道,这是慈禧太后对他军改的试探,也是警告。他轻轻推开婉贵妃,沉声道:“摆驾慈宁宫。”
慈宁宫内,气氛阴森,慈禧太后高坐凤座,眼神中透着威严和不满,载淳行礼完毕,静候训示。慈禧太后冷哼一声,道:“皇帝,哀家听说你最近动作不小啊,这军改之事,你可曾想过哀家的意见?”载淳不卑不亢地答道:“回皇额娘,儿臣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大清江山社稷,为了祖宗基业。”
“好一个江山社稷!哀家倒要看看,你这改革,究竟能改出个什么名堂来!”慈禧太后怒极反笑,厉声问道:“这统一的军事标准,你打算如何制定?难道要将我大清的精锐之师,都变成你手中的玩物吗?”
载淳早料到慈禧太后会有此一问,他从容不迫地从袖中取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奏折,呈了上去,说道:“皇额娘亲过目,儿臣所制定的标准,皆是参考各国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大清实际情况,绝非儿戏。”慈禧太后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奏折中,详细列举了各项军事标准的制定依据和具体内容,逻辑清晰,论证严密,令人信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慈禧太后越看越是心惊,她没想到,载淳竟然对军事改革如此精通,她试图鸡蛋里挑骨头,但载淳巧妙应对,对答如流。慈禧太后的表情从最初的不屑到惊讶再到勉强认可,周围太监和宫女们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地看着这一幕。
许久,慈禧太后放下奏折,脸色缓和了一些,说道:“皇帝,你的这份奏折,哀家看过了,确实用心良苦。只是,这军改之事,非同小可,还需谨慎行事。”载淳心中暗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