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淳站在田埂高处,俯视着这片丰收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和喜悦。
他仿佛看到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清王朝正在冉冉升起。
百姓们纷纷跪拜,山呼万岁,他们的
载淳正沉浸在这喜悦之中,忽然,一个侍卫快步走到他面前,单膝跪地,沉声道:“皇上,南方传来急报……”
各地官员的马车络绎不绝地涌入京城,驿馆门前车水马龙,一片热闹景象。
他们带着各地的农产品,风尘仆仆,脸上却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这些人,都是为了学习同治帝推行的农业改良之法而来。
京城的街道上,回荡着此起彼伏的马蹄声和喧闹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各种谷物的香气,仿佛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丰收的喜悦之中。
皇宫大殿内,更是人头攒动。
来自各地的官员和农户代表济济一堂,他们屏气凝神,目光全都聚焦在御座上端坐的同治帝身上。
载淳身着明黄龙袍,面容沉静,目光中透露出自信和睿智。
他娓娓道来,讲述着农业改良的经验,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金子般的分量。
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载淳的声音在回荡,仿佛一首雄浑的交响乐,敲击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土地改良,水利兴修,良种推广,皆是重中之重……”载淳的语气铿锵有力,他时而讲解,时而提问,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让在场的人都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他的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种强大的气场,令人不由自主地信服和敬畏。
骄阳似火,映照着皇宫的金瓦,也照耀着大清王朝的土地。
放眼望去,各地农田里,金黄的稻浪翻滚,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枝头,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农民们在田间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们不再为温饱而发愁,而是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然而,就在这片祥和的景象中,一封密报如同寒冰般,瞬间击碎了载淳心中的喜悦。
他紧锁眉头,手中的奏折仿佛有千斤重。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凝重,如同暴风雨前的黑夜,预示着即将到来的危机。
“皇上,可是出了什么事?”福安小心翼翼地问道,他注意到载淳的神色不对,心中充满了不安。
“农科院那边传来消息,新的虫灾出现了,而且比以往更加凶猛……”载淳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的手指紧紧攥着奏折,青筋暴起。
李农官和周老农闻言,顿时脸色大变,他们互相对视一眼,他们知道,一旦虫灾爆发,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百姓们将再次陷入饥荒的困境。
他们刚刚燃起的希望,也可能瞬间破灭。
载淳缓缓起身,他目光如炬,扫过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备轿,朕要亲自去看看……”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了李农官和周老农的身上:“你们两个,随我一同前往钱农民的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