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朝审农新,名震四方

帝后如此恩爱,在深宫之中实属难得。

翌日,朝廷颁布诏令,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农作物和技术,并对载淳大加褒奖,称其为“一代明君”。

一时间,载淳的威望达到了顶峰,各地官员纷纷前来朝贺,赞颂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金銮殿上,载淳端坐于龙椅之上,接受着百官的朝拜,心中却平静如水。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他还有更重要的使命要去完成。

远在千里之外的田间地头,钱农民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仿佛过年一般热闹。

他们知道,有了这些新农作物和技术,他们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和贫困,他们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好。

“皇上圣明啊!”周老农激动地跪在地上,朝着皇宫的方向叩首,浑浊的 李农官看着欢呼雀跃的农民们,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多年来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这比任何奖赏都让他感到满足。

就在举国欢庆之时,一位官员缓缓走到了载淳身边,低声说道:“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金銮殿上,气氛热烈而庄重。

载淳接受着百官的朝贺,赞誉之词如潮水般涌来。

然而,在人群中,户部侍郎陈大人眼露阴鸷,他轻咳一声,站了出来。

“皇上,臣有一事不明。”他拱手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这新农作物虽好,但推广至全国,耗资巨大,国库恐难以支撑啊!” 殿内气氛骤然一冷,一些官员也开始窃窃私语,担忧的目光投向载淳。

载淳神色不变,嘴角噙着一丝淡笑。

“陈大人所言极是,然新农作物推广初期,朝廷只需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待丰收之后,农户自当回报,届时国库非但不会亏空,反而会更加充盈。”他语气平稳,逻辑清晰,令陈大人一时语塞。

兵部尚书王大人也站了出来,眉头紧锁:“皇上,臣也有一虑。各地气候土壤差异巨大,这新农作物是否都能适应?”载淳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不同区域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

“王大人请看,朕已命农科院根据各地情况,培育了不同品种的新农作物,确保各地都能受益。”他指着地图,侃侃而谈,展现出对农业改良的深刻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大人看着地图,脸上露出了钦佩的神情,默默退回了队列。

其他官员见状,纷纷对载淳的远见卓识表示赞叹。

李农官站在一旁,激动得热泪盈眶,他没想到皇上对农业改良如此重视,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烧。

慈禧太后看着载淳,

随后,朝廷对载淳进行了隆重的嘉奖,赏赐黄金千两,绸缎百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