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北塞鹰扬兵甲隐,东宫鹊起谏章通

长乐满脸羞红:“还是把昙娘喊过来吧,加道保险。”

-----------------

李治缓缓合上奏折,神色严肃:“秦浩奏折里详述了薛延陀的入侵态势,还呈上协同之策,

二位爱卿,且一同参详参详。”说着,将奏折递予一旁的高进,传给长孙无忌。

二人细细浏览一番,长孙无忌微微皱眉:“太子,秦浩建议让李思摩弃城诱敌,苏烈于诺真水设伏,

再请李袭誉、李大亮、张俭几路大军合围夹击,欲要毕其功于一役。

此计虽看似周全,却也太过大胆冒险。李思摩若弃了城,万一薛延陀不入圈套,我大唐边境岂不是门户大开?”

李积沉声:“司徒所言有理。不过秦浩向来行事谨慎,既提出此策,想必对两地兵马调度已有考量。

况夷男此次南下,恐与之前的册封有关,老臣以为,即便是占了定襄,亦无法解决其内部的矛盾,因此定然还是要与我大唐一战。”

李治微微点头,有些疑惑:“秦浩不打算亲自领兵,怎么看?”

李积目光炯炯:“回太子,秦浩举荐的苏烈,老臣了解颇多,骁悍多力,胆气绝伦,只是未做过主将,因此颇喜冲锋,

秦浩既有此意,想是已经历练,可让秦浩述其领兵具体原因。”

长孙无忌捋须思索,神色间有些疑虑:“苏烈战场之名,我亦知晓。

只是这云中兵马乃抵御薛延陀的关键力量,若因将领资历问题,影响战事,那可如何是好?”

李治沉思片刻:“孤倒是听闻苏烈常以少胜多,想必秦浩亦有此考虑,因此才对其能力深信不疑。

父皇曾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苏烈若真有大才,此时正是他建功立业之时,迟些我会与父皇最终确定。”

见李治主意已定,二人也便不好多言。长孙无忌忽然想起一事,疑惑开口:“太子,臣有一事不解。

秦浩身为都护,麾下兵强马壮,对薛延陀战事更是了如指掌,为何他不亲自领兵,却举荐苏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治同样面露疑惑之色,摇了摇头:“奏折中并未明言,孤亦是不解。”

李积思索片刻,犹豫分析:“难道是担心高句丽与薛延陀勾结?趁机出兵袭扰?”

李治叹了口气:“看父皇如何决策吧!”

-----------------

晋阳与徐惠相对而坐,案几上摊开着一幅幅书法字帖与诗词书卷。

晋阳搁下毛笔,抬眸看向徐惠,眼中闪过一丝促狭,

“徐惠,你这般年纪便入了宫,还被父皇赐为才人,可曾被父皇招至侍寝呀?”

话一出口,徐惠原本白皙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有些嗔怪,

“公主,您怎净问些不知羞的事儿!陛下只是常问我些治国理政的见解,有时还让我作诗,问的问题都稀奇古怪的。”

晋阳眨眨眼,不依不饶:“别以为我不清楚,你去过父皇的寝宫呢。”

徐惠连忙解释:”陛下说我身子还没长开,不能真正侍寝,只是抱着我睡。

我心里明白,陛下这是疼我呢。所以呀,我可劲儿的读书,就怕答不上陛下问的问题。

别光问我,公主你啥时候能寻到如意郎君呀?”

晋阳微微叹了口气,神色间闪过一丝落寞,“我这病秧子,谁会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