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仪仗煌煌民拜路,韬光隐隐士筹谋

长孙无忌和李积对视一眼,摩挲着老手皆未开口,褚遂良轻叹口气:“陛下,臣省吃俭用才凑出五十贯,夫人连肉都不让臣吃了!“

小主,

李世民指着众臣大笑:“众卿之心,朕岂能不知,辅机捐了三百贯,懋公捐了一百贯,朕早把昭陵的风水宝地给你们留好了!

正则不同,是正则的提议,朕才能如此圆满的完成此次封禅,而且不给天下带来动荡,甚至还被百姓口口称赞,这等功劳不只是银钱,更出自本心,

朕听说宝贝女儿也直接赶往了齐州,朕呀,只觉得满心的舒畅,恨不得快些到了泰山呢!“

秦浩打趣道:“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贞观前。陛下不若再赐臣一个长安的府邸吧,青龙坊的有些太偏了,丽质总是抱怨,所以才不愿在长安住呢!”

李世民抚掌大笑:“正则此次出了血本,朕也不能小气,正巧安仁坊有处杨广的旧宅,原要改建成晋王府的,可如今太子已用不到了,朕便做主赏你做为驸马府吧!

怎样?朕此次可是雄起了一回?朕知晓你们背后都是如何议论朕的,可朕心胸宽广如大海,不愿与你们一般计较罢了,哈哈哈哈。“

此言一出,帐内空气骤然凝固,长孙无忌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李世民随口说出的话语却把自己震得不轻,晋王府赏赐给一个臣子,这可不是简单的赏赐啊!

褚遂良下笔的手有些颤抖,李积却是捋着长须,望着秦浩的眼神,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李药师眼光毒啊!我不如也!

晋阳与徐惠步入帐中,各自端着一碗羹汤,晋阳语气轻柔:“天色这般晚了,父皇的身子方才见好了点,还是早些休息吧,对了,姐夫,昙娘在外面等你,说是段大人有些不舒服,找你医病呢!”

徐惠看着李世民红光满面的模样,冲着皇帝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李世民抿着嘴角端起羹汤一饮而尽。

-----------------

朝堂之上,吏部尚书韦挺捧笏上前:“太子殿下,卫州驿报传来,谯国公柴绍之子柴令武外放卫州已逾数载。近来坊间传言,谓朝廷待功臣之后过苛,此等非议恐损圣德威严。“

话音微顿,目光扫过列班群臣,“柴令武在卫州任内,疏浚漕运畅通商道,恩威并施安抚部族,治绩卓着。虽早年偶有失察之过,然其文韬武略兼具,实乃栋梁之材。若能召回重用,既可彰显陛下仁厚胸怀,亦可为朝堂增添臂膀,恳请殿下明察。”

李治眼眸掠过满殿公卿,沉声道:“众卿对此有何见解?“

代行中书令职权的岑文本整冠趋前,言辞恳切:“韦尚书所言极是。柴氏一门忠烈,今若启用令武,既能平息舆情,更可激励满朝勋贵效命之心,此乃一举多得之策。“

黄门侍郎刘洎旋即踏出班次,袍袖飞扬间掷地有声:“臣附议!柴令武在外数载磨砺,更添沉稳。值此用人之际,正是其建功报国的良机!“

给事中崔仁师抚须颔首,目光如炬:“政令通达需贤才襄助,柴令武治政有方,若能归朝,必能补阙拾遗,裨益良多。“

尚书右丞杜楚客更是朗笑出声,声震殿梁:“老臣举双手赞成!当年柴驸马横刀立马,虎父焉有犬子?这等人才若继续外放,岂不是明珠蒙尘!“

高士廉与房玄龄对视一眼,又齐齐望向李治,未有发言,李治挥袖开口:“准卿所奏,吏部议定官职呈上来吧。”

高士廉上前,声如洪钟:“启禀太子殿下!自第二次括户以来,豪强大族肆意兼并土地,致使国库赋税日减。

此等乱象若不及时遏制,恐动摇国本!臣恳请即刻派遣得力干员,分赴诸州郡县彻查户口,严令隐匿之户限期自首,重新入籍造册!“

话音未落,房玄龄缓步出列,“士廉所言极是!然臣以为,宜恩威并施。对于主动自首的隐户,当以厚赏相诱,可许其'括得客户,免六年租调'。如此既能安抚民心,又能让流民甘愿归籍,方为长治久安之策。“

李治抬手轻叩御案:“二卿所言,深合孤意。即刻拟旨,依计施行!“

-----------------

夜幕初垂,韦挺府邸的花厅内烛影摇曳。杜楚客执银壶斟酒,崔仁师轻拨箜篌,刘洎与岑文本低声交谈,唯有主位虚席以待。

随着铜环叩门声响起,薛万彻身披大氅踏入厅中,腰间横刀寒光映着烛火,扫过满座文臣时,目光中闪过一丝警惕。

“大将军虎步生风,当真有万夫不当之姿!“韦挺起身相迎,“昔年灭东突厥,征薛延陀,将军单骑冲阵斩敌首,陛下赞'朕之樊哙',今日得见,方知盛名之下无虚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