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毕竟是一个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一线歌手,对于歌曲的理解和演绎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然而,在之前的演唱中,他一直将情感带入到哀伤的层面,这使得他在唱到第二段时,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尽管他的嗓音依然优美动听,但那种哀伤的情绪似乎与歌曲的整体意境不太契合。
经过李星文的一番点拨,张木恍然大悟。他意识到,这首歌曲并不仅仅是关于哀伤,更重要的是对离别的关切与不舍,以及对对方早日归来的期盼。
想通了这些,张木的心情豁然开朗。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状态,然后再次走进了录音间内,准备开始第二遍的演唱。
这一次,他全情投入,将自己完全沉浸在歌曲的情感之中。当唱到第二段“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时,他巧妙地转变了歌曲表达的情感,将原本的哀伤转化为对离人归来的急切盼望。
张木的声音充满了情感,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期待。他的演唱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毫无拖沓之感。
随着最后一个音符的落下,张木顺利地完成了这一段的演唱。
紧接着,张木没有丝毫停顿,迅速进入了第三段的演唱。
“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这一段所表达的是离别的不舍和对过往时光的回忆。张木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歌声,将这种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星文站在一旁,静静地聆听着张木的演唱。他不禁为张木的表现感到惊讶,原本他只是简单地指出了问题所在,没想到张木竟然能够如此完美地将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
“张木的悟性还是真不错啊,居然都能够举一反三了。”李星文心中暗自感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