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文明之核入联合国

艾琳娜笑了笑:“您总是这么谦虚。不过我得说,您的阿拉伯语学习速度惊人,才半年就能流利对话了。”

苏明远心中苦笑。作为曾经的状元郎,他的记忆力本就超群,加上现代科技辅助,语言学习确实不难。难的是适应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平等、开放、多元,与大明王朝的等级观念和华夏中心主义截然不同。

仪式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苏明远独自留在展厅,凝视着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瑰宝。忽然,他注意到一个小男孩站在宝鼎展柜前,怯生生地伸着手,似乎想要触摸玻璃后的青铜器。

那孩子约莫七八岁年纪,衣衫略显陈旧但整洁,有着深色卷发和橄榄色皮肤,一双大眼睛里盛满了与年龄不符的忧郁。

“你喜欢这个宝鼎吗?”苏明远用阿拉伯语轻声问道,避免惊吓到孩子。

男孩吓了一跳,迅速缩回手,怯生生地点头。

“可以告诉我为什么吗?”苏明远蹲下身,与孩子平视。

男孩犹豫片刻,小声说:“上面的花纹...让我想起家乡老房子门上的雕刻。”他用阿拉伯语补充道,“我来自叙利亚,阿勒颇。”

苏明远的心揪紧了。他知道那个地方,在现代的资料中了解过那里正在发生的悲剧。他柔声问:“你想摸摸它吗?我可以请工作人员打开展柜。”

小主,

男孩的眼睛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不,不用了。我只是...这个符号,”他指着云雷纹,“能保护我们的文化吗?我们的老城被炸毁了,图书馆烧了,连爷爷教的古老歌谣都快没人会唱了...”

孩子的问话如此直接而深刻,苏明远感到喉头哽咽。他想起大庆王朝末年,战火连天,他亲眼见证许多典籍被焚,工匠离散,技艺失传。文明如此脆弱,如同一盏微灯,在历史的狂风中摇曳欲灭。

“真正的保护,不是将文化锁在玻璃柜里。”苏明远轻声说,仿佛在告诉自己和大庆朝那些已逝的文明痕迹,“而是让你们的文化,像这个纹路一样,在新世界找到生根的土壤。”

他继续解释道:“你看这些云雷纹,它们起源于数千年前,但随着时代变迁,被应用于不同的器物上,被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人们重新诠释。文化不是化石,它是活的水流,需要不断流动、融合、创新,才能真正延续。”

男孩似懂非懂地点头,眼中倒映着宝鼎的微光。苏明远忽然起身,向工作人员示意。经过简短交流,展柜被小心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