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各有难处

庐江郡在长江西岸,紧邻如今的大别山。

天气转凉,落叶萧索,满山枯黄。

中军大帐,众人商议。

“陛下,臣等探知,刘备现在城中,与郡守陆康合力拒守。想要攻破此城,实为艰难。”

荀攸说完,望向着黑甲的项战,退兵之意明显。

陆康是为数不多忠贞大汉的南方重臣之一。

当初董卓废少帝离献帝时,天下大乱,朝廷势弱,各镇大员坚守本地,不肯前往洛阳。

陆康冒险命人送贡物前往洛阳侍奉天子,因此被封为忠义将军,秩达中二千石,这可是九卿级别的待遇。

陆家是江南大族,族人多有为官者,在扬州地界关系错综复杂,颇有江南小袁氏之风。

几十年后,更是出了一位名动千古的人物,而陪衬者正是昭烈帝刘备。

正是那位在夷陵,用一场大火烧毁了蜀汉光复梦的陆逊。

听过荀攸的解释之后,项战不由对陆氏家族来了兴趣。

还想见一见那位已经出生的小陆逊,在他脸上用毛笔画...

收起幻想,项战意识到庐江郡是块难啃的骨头。

历史上孙策奉袁术之命攻打庐江,用了两年时间。

除了庐江易守难攻之外,陆康抵抗态度明确之外,更兼陆康颇具民心。

在得知孙策要攻打庐江,那些放假归家的士卒趁夜爬上城头,也要与郡守一致对敌。

由此可见陆康的人望。

除此之外,北方士卒不习水土,军中多有痢疾呕吐者,还未开打,就有一部分士卒失去战斗能力。

带来的五千匈奴俘虏在寿春城下立下些许功劳之后,有种名为骄傲的情绪日益出现。

项战也不知道他们在骄傲什么?

赵云带一千骑兵打正面,他们五千骑兵杀步卒还杀出傲气了。

城外的人为攻城犯难。

城内的人,同时也为守城犯难。

“舒城西邻大山,东邻大江,城池坚固,易守难攻,项战纵有雄兵百万,能奈我何?”

陆康长子陆儁自信分析。

他五十余岁,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年纪。

面对来势汹汹的夏军,他压力颇大,但为了提振军心,凝聚士气,选择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