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题和周先生骑马至东华门。
宫墙巍峨,隔着宽敞的东长街,相去不远便是久负盛名的马行街。
白矾楼、各家正店鳞次栉比马行街上。
从东华门远眺,民庐矗矗如蜂房,彩楼欢门绸带舞,阡陌纵横间,可见官军客马交驰,贩夫行人如游蚁。
眼前一片熙熙攘攘,物埠民丰的景象,与宫墙内的波云诡谲天壤之别。
便是立于东华门外,也能察觉宫内乌云笼罩般的窒息。
两人下马,周先生道:“志卿,随机应变,不可‘疾争强谏以胜其君’,保留青山在,犹可东山再起!”(《韩非子》)
崔题点头,往宫内走去了。
他今日着绯红公服,腰系银鱼袋,阍人皆认得他,未等他亮明牒牌,领班的指挥使已经揖拜:“崔内翰!”
毕竟他曾经每日走此路径出入东宫和福宁殿,一度是太子和陛下跟前的红人。
崔题径直入宫,先经过庆仁宫,即东宫,此时宫门紧闭,一片寂静,愈让他想起周先生的哭求,如今谁也不知道太子的境遇了。
又走了一小程,才从明堂的角门转入后宫,径直往陛下的寝宫福宁殿走去。
一路上只见宽阔平坦的广场,以及琉璃绿瓦朱红墙漆的宫殿,非朝会之日人迹稀少,便是守卫和小黄门也比平日疏松,仅远远地候着,徒增几分荒凉。
崔题的心思也沉甸甸。
前几日他传信给太子和周先生,一并捎去的还有阿齐嫂子整理出来的杨珙的信函,他告知太子,若果真出事,务必设法让陛下看到杨珙的信函,让官家知悉五年前“白虎衔光”的谶言出自京师鬼樊楼。
鬼樊楼是林氏的势力,而自皇城司查出延朔党起,陛下也知晓延朔党操控谶言一事了。
崔题今日拯救的计谋,也在此处,但需要太子提起铺垫。
只是,没有人知晓太子的境遇,更不知晓陛下的度量,崔题也只有五分把握。
“官家,崔内翰已至门外!”何都知在殿中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