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和陷入绝望之时,他突然想到,自己可以写一封信,将草原的旱情以及部落的困境告知周边的部落,或许他们能伸出援手。于是,苏和从怀中掏出纸笔,在马背上写下了一封旱情信。他在信中详细描述了乌兰部落所遭受的旱灾情况,牲畜的死亡、水源的干涸以及牧民们的艰难处境,最后恳请周边部落能够给予帮助,无论是水源、草料还是其他物资,只要能帮助部落度过难关,乌兰部落将感激不尽。
写完信后,苏和将信小心翼翼地绑在一只信鸽的脚上,然后放飞了信鸽。看着信鸽展翅飞向远方,苏和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封信能够被其他部落收到,希望他们能够施以援手。
与此同时,留在部落中的牧民们并没有闲着。他们深知,不能仅仅依靠苏和去寻找水源,自己也必须行动起来。于是,大家纷纷拿起工具,开始在部落周围寻找可能存在水源的地方。他们仔细观察地形,根据以往的经验,寻找那些地势较低、土壤较为湿润的地方。
小主,
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回忆着过去草原遭遇旱灾时的应对方法。他们讲述着先辈们如何在干旱中寻找水源,如何用一些简单的方法保护牲畜。虽然岁月已经让他们的记忆力有所减退,但这些关乎部落生存的经验,他们却始终牢记在心。
年轻人们则按照老人们的指点,在一处山谷的低洼处开始挖掘。他们不顾烈日的炙烤,不顾汗水湿透衣衫,手中的锄头不停地挥舞着。每挖一下,都充满了期待,希望能早日挖到水源。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和依旧没有回来,信鸽也没有任何消息。部落里的情况越来越糟糕,牲畜的死亡数量还在增加,牧民们的粮食储备也越来越少。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没有放弃,每天都坚持挖掘水源。
终于,在经过数天的努力后,奇迹出现了。当锄头挖到一定深度时,一股潮湿的水汽扑面而来,紧接着,清澈的泉水缓缓涌出。“有水了!有水了!”牧民们兴奋地欢呼起来,他们纷纷跪在地上,感谢上天的眷顾。这股清泉,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乌兰部落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牧民们赶紧用桶将泉水提上来,先给那些奄奄一息的牲畜们饮用。牲畜们喝着清澈的泉水,渐渐恢复了一些精神,开始有了力气站起来走动。牧民们看着牲畜们,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泉水的水量有限,只能暂时缓解牲畜的饮水问题,对于整个部落的困境来说,还远远不够。大家依然期盼着苏和能带回好消息,或者那封旱情信能发挥作用。
就在大家几乎快要失去希望的时候,远方突然传来了马蹄声。大家纷纷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影骑着骏马快速靠近。当身影逐渐清晰,大家认出那是苏和。苏和一脸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兴奋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