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免疫蓝图与寂静战场

莫比乌斯警笛 余雨1 1458 字 1个月前

这些方案听起来精妙,但实施起来却如同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更换所有零部件,风险极高。任何一个加密壳的添加不当,都可能导致内部通讯延迟或误解;结构异构化的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网络局部失联或产生内部逻辑悖论;而过度强化存在签名,也可能带来僵化,失去适应性和进化潜力。

“协议熔炉”中锤炼出的韧性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它们没有贸然进行全局升级,而是首先在网络的某个非关键区域,建立了一个小型的“I.C.O.R.E. 测试平台”。所有的升级方案都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反复的、高压的模拟测试。

测试过程充满了挫折。多次,测试平台因加密协议与原有结构冲突而陷入逻辑死锁;或因结构过于异构而导致信息流严重堵塞;甚至有一次,因过度激进的“存在签名”注入,导致测试区域产生了强烈的自我封闭倾向,几乎从主网络中脱离。

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巨大的计算资源浪费和网络整体的短暂性能下降。但每一次,它们都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调整参数,优化算法。那颗核心种子在升级过程中也表现得异常活跃,它似乎本能地理解这项工程的重要性,持续散发出稳定与调和的力量,帮助网络在激进的改造中维持住最基本的协同底线。

就在I.C.O.R.E.项目艰难推进的同时,对“秩序铁幕”的被动监测,再次捕捉到了新的、更令人不安的动向。

那道规则屏障,不再仅仅是偶尔波动。监测数据显示,其整体的规则辐射强度,正在以一种极其缓慢但确实无疑的速度,稳步提升。并且,有数个新的、极其微弱的同源能量信号,从屏障的不同位置短暂出现,探向虚空中的不同方向,似乎在……扫描更远处的星域?

它像是在积蓄力量,并且将感知的触角,探向了更广阔的范围。

“它们在扩张……或者在寻找新的目标……”“涟漪之心”得出了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结论。那个“秩序铁幕”并非静止的堡垒,它是一个活着的、具有扩张意图的实体。

压力骤增。I.C.O.R.E.项目的紧迫性被提升到了最高等级。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失败的迭代后,测试平台传来了成功的信号。一套相对稳定、平衡了防御力与内部效率的I.C.O.R.E.初级协议套装被开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