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好能强词夺理。自周室东迁,礼崩乐坏,各国之间的征讨灭国早已开始。韩灭郑、魏蚕卫,赵吞代、燕却东胡,就在开渠前几年,楚还灭了存世八百年之久的鲁国。"
秦王的声音渐渐提高,眼中迸发出凌厉的光芒:"你背后的齐国,不也吞灭了商人后裔的宋国?各国都在军备竞赛,志在天下。现在竞争不过,就说要各国休整,难道我秦国没有被你们强盛时攻伐过?"
他右手握拳,重重一挥:"我大秦就是结束这乱世,给天下子民一个太平之世!"
秦王的这番言论,让台下的众人心中震动。哪些六国使节,没想到秦王竟然把这气吞天下的志向,吐露的如此直白。
秦王不再理会邹衍,转而环视全场,声音如同审判的号角:"来,李斯!"
李斯快步上前,恭敬地递上一卷竹简。秦王接过竹简,声音陡然变得冰冷刺骨:"寡人已查明,朝中还有不少与赵易、邹衍勾结之人。"
他猛然展开竹简,一个个名字如同死神的召唤从他口中吐出:"廷尉属官李乐、郡守王成、郡尉吴达、都水长丞何卫..."每点到一人,便有甲士上前将其拿下,拖去跪在一旁,"尔等皆在这局中,勾结外敌,祸国殃民,罪无可恕"
那些被点名的大臣,无一人敢反抗,全都面如死灰,浑身颤抖。有的甚至直接跪地求饶,却无济于事。
秦王冷冷宣布:"赵易,立即车裂示众!其余叛臣,就地斩首!"
台下的各国使节和在场百姓早已骇然色变,一片死寂中只有甲士整齐的脚步声和被押解者微弱的呜咽声。
秦王冷冷地扫视全场,最后目光落在邹衍身上:"邹先生,你身为齐国谋主,暗中策划联络各国危害我大秦,罪责难逃。念你乃天下名士,也曾是我秦国客卿,来人,把先生押送监狱,候审定夺。"
邹衍听闻此言,忽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凉与决绝:"老夫这辈子已经活得很长了,这次计策不成,是我的天命不够,没必要再受你的侮辱!"
他大步走向不远处的巨大篝火,声音震荡全场:"但是你秦王如此暴虐,鞭笞天下,也是有违天道!"
众人还未反应过来,邹衍已经纵身一跃,跳入熊熊燃烧的篝火之中!火光冲天,映红了所有人惊骇的面容。在熊熊烈火中,邹衍的身影扭曲变形,但他的声音却异常清晰,如同雷霆般在全场回荡:
"就算你能得到天下,也承不到德运!我以阴阳五德之名,诅咒你暴秦二世必亡!"
火舌吞噬了这位齐国谋主的身躯,但他最后的诅咒却如同一把无形的剑,深深刺入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中。一时间,全场鸦雀无声,只有篝火燃烧的噼啪声和远处痛苦的哀嚎声。
一场原本喜庆的通水盛典,转眼间变成了血流成河的处决现场。赵易被五马分尸,鲜血染红了大地;一众叛臣被拖至广场一侧,刽子手的刀光闪烁,人头滚落;邹衍的尸体在火中化为灰烬,留下一缕青烟,袅袅上升,似乎是他的灵魂在诉说着永恒的诅咒。
秦王满意地看着这血腥的一幕,脸上浮现出一丝冷酷的笑容。他转向李明衍,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赏:"李爱卿,你辛苦了,爱卿慧眼识破要害,不负寡人之重托。若非如此,今日寡人必将令三军围场,无分贵贱,尽数拿下严审,直至水落石出。卿此番功绩,不仅保全了工程大局,更在最后一刻,救了这些无辜之人的性命。"。
这一瞬间,李明衍恍然明白,自己所阻止的,不仅是一场可能的水灾,还有秦王可能的大开杀戒。李明衍站在高台之上,看着眼前的血腥场面,内心翻江倒海。他又一次被秦王的杀伐决断所震撼。这位君主的威严与残酷,超出了他的想象。泾水之渠将为关中带来生机,但通水之日却以如此血腥的方式展开,这是多么讽刺的对比!
秦王满意地看着这一切,目光从血泊和尸体上收回。他转过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韩非子,这位韩国使者始终保持着儒雅的风度,面无惧色,但眼中却闪烁着复杂的光芒。
"韩非先生,"秦王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寡人也有话和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