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种子核心处,那属于回响编织者的微弱意识波动,与飘散在四周的“余烬星火”产生了更强烈的共鸣。
一些靠近种子的光点,仿佛受到了召唤,缓缓融入那片旋转的灰色雾霭之中。每融入一点光点,种子核心的搏动就更有力一分,其内部的处理机制也似乎更灵巧一分。
当那些充满绝望色彩的“可能性”图景蔓延到灰色种子附近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灰色雾霭没有排斥,也没有被这些负面图景污染。它反而如同一个好奇的解析器,轻轻“触碰”着这些折射的景象。雾霭流转,将一幕艾瑟兰森林枯萎的图景“包裹”起来,如同在细细品味。片刻后,那凄惨的景象在雾霭中渐渐淡化,并非被抹除,而是被“分析”、“拆解”,最终转化为一缕关于“生命力脆弱性”的抽象信息流,沉淀到了雾霭深处。
它又在处理!它将这些代表“失败可能性”的绝望图景,当作一种特殊的“信息输入”,将其中的负面情感和绝对否定的意念剥离、转化,只留下其中蕴含的、关于宇宙规则和命运变量的“客观数据”!
它无法否定这些可能性曾经存在或可能存在,但它拒绝接受这些可能性所携带的“绝望”定义。它在以自己的方式,进行一种基于“理解”和“转化”的应对!
与此同时,那些飘散在网络中各处的“余烬星火”,也并未闲着。它们本身不具有强大的力量,但它们承载的回响编织者的记忆和意志,如同微小的种子,落入了网络中各个文明的心灵深处。
当某个文明的个体因为看到黑暗之镜的折射而陷入深度自我怀疑时,一点微小的光点可能悄然融入其意识,唤起其文明历史上某个曾经克服巨大困难的瞬间记忆,或者回响编织者曾经传递给它们的、关于“动态平衡”中“韧性”的理解。
这不是强行灌输希望,而是从内部唤醒文明自身本就具备的、对抗逆境的记忆与力量。
信念折光护盾在短暂的剧烈波动后,并未破碎,反而在内部这些被“余烬星火”点燃的、来自文明自身的“回响”支撑下,开始变得更加内敛、更加坚韧。它不再仅仅反射外部攻击,而是开始从内部散发出一种基于自身历史与选择的、无可辩驳的“存在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