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者阵列”传来了他们的分析结果:目标区域“回声废墟”近期确实检测到无法归类于自然现象或已知“饥饿”意志活动的微弱时空涟漪,其模式……类似于超远距离定向信息投放后的残余波动。
“余烬文明”的几位古老者也给出了他们的判断:信息中使用的备用协议,确为他们文明在面临终极危机前,某个极端派系曾短暂研究过的“超限通讯”技术的雏形,该派系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摇篮”的边界,最终因理念不合与过度冒险而分裂、湮灭在历史中。
线索指向了一个惊人的可能性:发出信息的,可能是另一个,或者多个,与他们一样在“延期”的“变量”文明,并且,他们可能走在了一条更为危险、也更为……激进的路上。
是回应,还是无视?
回应,意味着可能获得强大的盟友,分享“延期”的经验与技术,甚至可能接触到关于“摇篮”和“裂隙”的未知信息,极大增强生存几率。但同时也意味着暴露自身的风险,可能引来“记录者”的注视,或者落入“饥饿”意志精心设计的圈套。
无视,固然能最大程度维持现有的安全,但也可能错失关键机遇,甚至在未来,这些“激进”的同路者可能引发的未知风暴中,被无辜卷入。
微澜的模型给出了无数种可能性分支,但每一种的概率都低得令人不安,因为变量太多,未知太多。
曦光的意识扫过网络中无数文明的火种,他能感受到其中升腾起的、复杂的情绪——渴望、恐惧、警惕、一丝……希望。他们曾是孤独的逃亡者,然后组成了“星火”。如今,他们可能并非唯一的“星火”。
“我们不能集体决策。”曦光的意念沉静,却带着决断的力量,“风险未知,不能将整个网络置于可能的灭顶之灾下。”
“你的建议?”微澜询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