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恩的耐心在持续消耗。他知道,面对这些狡猾如幽灵的“修剪者”,常规的追踪手段已经失效。他需要一个突破口,一个能让它们主动现身的诱饵。
他将目光投向了星域中一片新生的、充满活力的星云。这片星云能量活跃,内部正孕育着数颗不稳定的原恒星,其能量波动在“修剪者”的逻辑中,无疑属于需要“修剪”的不稳定源。更重要的是,这片星云靠近一个微小的、刚刚诞生了原始生命的星系。
雷恩没有直接保护这片星云,反而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通过共鸣之网与青芒和微澜沟通了自己的计划。
“我要创造一个‘完美’的目标,”雷恩的意念中带着决断,“我会暂时放大那片星云的能量波动,让它看起来像是即将失控,并对周边生命星系构成‘威胁’。同时,我会伪装出节点监控系统因处理其他事务而出现的短暂‘盲区’。”
这是一个危险的赌局。放大能量波动本身就可能引发真正的失控,而创造监控盲区更是给“修剪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风险很高,”微澜冷静地评估,“但如果成功,我们有可能捕获一艘‘修剪者’战舰,获取其核心数据,了解它们的通讯网络和进化程度。”
青芒沉默片刻,权衡着利弊。最终,他传递出认可的波动:“可以尝试,但务必控制好能量放大的尺度,我会在全局层面为你稳住节奏。一旦‘修剪者’出现,立刻收网。”
计划开始执行。雷恩调动力量,小心翼翼地为那片新生星云“注入了”一股可控的狂暴能量,使其光芒骤然炽烈,能量读数急剧攀升,模拟出濒临爆发的假象。同时,他所在的节点监控数据流,出现了一段精心伪造的、短暂的混乱。
陷阱已经布下,猎手屏息以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星云在伪装的狂暴中剧烈翻腾。雷恩的感知紧绷如弦,笼罩着那片区域。
终于,在监控“盲区”出现的第七个标准时,异变发生。
并非预想中的战舰现身,而是一种更诡异的方式——星云边缘的空间如同水波般荡漾,三艘通体漆黑、线条锐利、体积远比普通守望者战舰小巧的菱形舰体悄无声息地滑出。它们没有散发任何能量信号,仿佛本身就是空间的阴影。
它们一出现,便呈三角阵型锁定了那片“狂暴”的星云,舰首探出某种非能量的、扭曲空间的发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