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样的题目,让人来判断,都有点感觉大材小用了的感觉。
可张时安却看的角度不一样,毕竟,一般看题目,他都喜欢把自己代入进去,这样更能提高,他对这件事情看待的水平。
而且他代人的人物,不是受害者,而是其中的每一个。
可现在,他这一代入还真有些感同身受的滋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重要的是,那感受的滋味就是憋屈,为什么会说憋屈呢?
要知道,这就相当于打工人牛马,一个埋头苦干,一个偷奸耍滑,一个毫无背景,一个有后台。
工作量不提,在工作当中受到的不公,更不用说。
所以,原来,不止现代,就连古代都会搞这种职场霸凌这一套。
把这道题,看成是职场霸凌,解决起来也就简单多了。
虽然这相记载的律法不多,可按照实际,现有的律法来说,其中几条,就能用在这个案子之上。
“雇主赵氏家族:虽未直接参与克扣小翠工钱、纵容不公之事,但有失察之责。
在古代,大户人家对府中下人管理有统辖之权,需保证内部秩序公正。
律法或会责令赵氏家族加强家规执行,对管家监管不力做出惩处。
例如罚没一定数量的银钱用于补偿下人们的福利,或责令家族长辈向全体下人重申公平劳作、按劳付酬的家规,以正家风。
管家:作为直接管理者,明显偏袒阿福,违背公正分配工钱与合理安排劳作的职责。
按律法,可能会遭受笞刑,如鞭打二十,以儆效尤;
同时要当众向小翠道歉,并将克扣小翠的工钱双倍奉还,还需在府内公示其过错。
三月内不得参与月钱分配等事务,若再犯类似错误,将被革职逐出府门。”
这一点,虽然有点不可能,但张时安还是写了出来。
其实他写这些的确是有不应该,毕竟这个世道,哪里还有什么人权?
可是这不妨碍,他把他想写的写出来,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
要知道陈胜,早年以给当地富户做雇农耕田为生,生活在社会底层,饱受劳作之苦和生活的艰辛。
他虽身为雇农,但心怀壮志,不满足于现状。
在田间劳作时,曾对一起干活的同伴说“苟富贵,勿相忘”。
当同伴嘲笑他时,他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感叹,展现出他不甘平凡、渴望改变命运的远大抱负。
更别提,这位可是说出来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
所以,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千千万万的小人物。
小人物汇聚在一起的能量,哪怕是推翻整个王朝,都不是不可以。
所以说,为什么人家古代的权谋家都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你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的时候,你什么都不用做,老百姓自会为你发声。
所以,张时安要走的路,他自己清楚,那些讨好,世家,结交大人物,都不是他所需要考虑的事情。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一个好的名声,一个好的品格,是最重要的。
张时安书写的内容还在继续,文中出现了几个人,以及衔接关系,他都做了处理。
哪怕是这么细微的一个案子,他也能够仔细的梳理,把该放进去的人物通通都放进去。
绝对让每一个人都罪有应得,也让每一个人,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毕竟律法题,本身就取决于公平公正,想太多实际性的问题,反而还落了下层。
“阿福的行为属于偷懒耍滑、侵占他人财物。
首先,要归还窃取小翠的铜板,并额外罚没同样数量的钱财补偿小翠;
再者,因其消极怠工、破坏劳作秩序,需在厨房多劳作两月,且这两月工钱减半,所减工钱分给小翠作为补偿;
同时,按照府规,他可能会被关禁闭三日,反思过错,期间只供粗茶淡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