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同浓得化不开的墨汁,将整个京州市都浸染其中。
市委大楼的顶层,书记办公室的灯光依旧亮着,像一座孤悬于黑夜之海的灯塔,倔强地散发着光芒。
李达康的内心,却比窗外的夜色还要阴沉。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冗长而乏味的会议,关于他力推的“干部作风大整顿”运动。
会议上,他依旧是那个说一不二、气场全开的市委书记,言辞犀利,部署周密。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份强势的背后,隐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虚弱。
他感觉自己像一个站在堤坝上的巨人,正试图用双臂去抵挡那从四面八方渗透而来的、冰冷的潮水。
而那股潮水的源头,正是祁同伟。
秘书赵东来(此处的赵东来为李达康秘书,非公安局长)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将一杯新泡的龙井放在他手边,然后低声汇报道:“书记,您要的材料,送来了。”
李达康“嗯”了一声,没有回头。
赵东来将一个没有署名的牛皮纸文件袋,轻轻地放在了办公桌的角落,然后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并带上了厚重的木门。
办公室里,再次只剩下李达康一个人。
他缓缓转过身,看着那个文件袋,眼神复杂。
这是他通过自己最核心、最隐秘的渠道,从省厅专案组内部获取的情报。他需要知道,祁同伟那把刀,究竟已经磨到了多锋利的地步。
他拆开文件袋,里面只有一张薄薄的A4纸,上面用小四号宋体打印着几行字,是对丁义珍最新口供的高度概括。
他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瞬间就锁定了那几个刺眼的名字——“欧阳菁”、“京州城市银行”、“蔡成功”、“不正当经济往来”。
轰!
李达康的脑子里,仿佛有颗炸弹轰然引爆。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下意识地伸手扶住了宽大的办公桌,才没有倒下去。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但当这白纸黑字的“指控”真的摆在面前时,那份冲击力,还是超出了他的承受极限。
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