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上的壁垒难以突破,专案组决定改变策略,从核心人物欧阳菁身上寻找缺口。
他们相信,只要撬开这个最关键的当事人的嘴,李达康在京州城市银行布下的那道铁壁,便会不攻自破。
省纪委设在郊区招待所的谈话室,气氛庄严肃穆。
房间里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墙上挂着“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标语,惨白的灯光从头顶照下,将人的每一个毛孔都照得清清楚楚,足以给任何被约谈的干部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当欧阳菁走进来的时候,她却像一位前来视察工作的领导,而非接受调查的对象。
她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香奈儿套装,米白色的软呢面料衬得她气质高雅,头发一丝不苟地盘在脑后,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的微笑。
她没有像其他被约谈的干部那样坐立不安、眼神躲闪,反而姿态从容地在主审员对面坐下,将手中的爱马仕皮包,轻轻地放在了身旁的空位上。
“张主任,李处长,”她主动开口,语气平静得像是在主持一场董事会,“两位领导找我来,是为了丁义珍的案子吧?说实话,丁义珍这个人,工作能力是有,但作风上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一点,达康同志也多次在内部会议上批评过他。”
她轻描淡写地,就将自己和丈夫,摆在了与丁义珍划清界限的、政治正确的安全位置上。
负责主审的张敬,是省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副主任,一位在纪检战线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将。
他见过的贪官污吏不计其数,却还是第一次见到像欧阳菁这样,身处漩涡中心,却依旧气定神闲的“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