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钟小艾的“密电”

北京,中纪委大楼。

钟小艾的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到窗外秋风扫过梧桐叶的沙沙声。

她虽然身在北京,但她的心,却始终有一半,还留在汉东那片波诡云谲的土地上。

她通过内部渠道,密切关注着汉东的每一个动态,特别是中组部考察组进驻后的种种波澜。

祁同伟与考察组的第一次谈话内容,以一种高度概括的形式,通过内部简报,送到了她的案头。

她看着那份简报,看着祁同伟那番坦诚而又充满力量的回答,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有欣赏,有担忧,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与有荣焉的牵挂。

她知道,第一次交锋,祁同伟守住了。

但他面对的,绝不仅仅是考察组那摆在明面上的、程序性的提问。真正的杀招,来自暗处。

她想起了几天前老同学王刚提到的那些雪片般的举报信。她知道,那些信件才是对手真正的杀手锏。

祁同伟可以坦然面对考察组的任何问题,但他无法预知对手会从哪个角度,用何种方式来解读他的过去。

她不能坐以待毙。

她必须知道,那些信里,到底写了什么。

……

中午,她没有去食堂,而是端着一份简单的午餐,敲响了中纪委研究室副主任办公室的门。

这位副主任是她的老领导,为人正直,也深知体制内的种种门道。

“李主任,没打扰您休息吧?”钟小艾笑着走了进去。

“是小艾啊,快坐。”老李热情地招呼她,“你可是稀客,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了?”

“向您请教个业务问题。”钟小艾坐下后,用一种探讨学术的语气,不经意地问道,“主任,我们最近在研究一个课题,关于新时期下,如何甄别和应对那些利用匿名举报,对改革派干部进行恶意政治攻击的行为。我听说,最近……好像有不少来自汉东省的类似信件?”

老李是何等精明的人,他瞬间就听懂了钟小艾的弦外之音。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起身从文件柜里,拿出了一份已经处理完毕的、不涉密的《信访舆情分析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