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的进驻,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湖心,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一场更为汹涌的暗流,已开始疯狂涌动。
祁同伟的“暗剑小组”并未因吕州案的侦破而解散。
恰恰相反,在祁同伟的秘密授意下,这支由绝对心腹组成的队伍,已经从一支主攻的“利剑”,转变为了一张负责情报与反间谍的“暗网”。
而这张网的蜘蛛,正是那个被祁同伟亲手从尘埃中提拔起来的、拥有着恐怖技术天赋的年轻人——林峰。
……
省公安厅地下三层,那间与外界物理隔绝的秘密指挥室里,林峰正对着数块巨大的、闪烁着无数数据流的电子屏幕,神情专注,十指在键盘上翻飞如蝶。
他没有去碰触省委组织部的任何一台电脑,那会留下致命的痕迹。
他只是将考察组连日来的所有公开行程、谈话名单,与他早已在省厅内部建立的、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
这个数据库里,记录着省厅及各地市局所有副科级以上干部的履历、派系归属、乃至过往的一些“非正式”评价。
很快,一个清晰的、却又令人不寒而栗的规律,浮现在了林峰的面前。
“厅长,您看。”林峰将一份刚刚生成的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加密线路,传送到了祁同伟的办公桌上,“考察组在过去三天,共计进行了四十二场个别谈话。其中,与您在工作上有过正面交集、或是在吕州案中立功受奖的干部,他们只谈了三个人,平均谈话时长不超过十五分钟。”
“而另外三十九人,”林峰的声音变得冰冷,“全部是过去李达康和王建民时期的旧部,或是在近期‘清理门户’行动中,因为作风问题被您点名批评过的干部。他们的平均谈话时长,超过了一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