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招聘模式,过于单一,导致我们大量的非热门专业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困境。”祁书韵站在巨大的演示屏幕前,神情自信而从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经过细致的调研,将所有新加入的优质民营合作企业,精准地分成了四大类,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辟了全新的就业航道。”
她手中的激光笔,在屏幕上划出清晰的脉络:
“第一类,是互联网与科技企业。它们需要的是程序员、产品经理、设计师。过去,我们计算机和软件学院的顶尖人才,大多都流向了外省。从今天起,以山水集团为首的本土科技企业,将为他们提供最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发展空间。”
“第二类,是高端制造业。汉东是制造业大省,这也是我们工科专业的传统优势所在。我们将与一批专注于智能制造、新材料、自动化的企业深度合作,为我们的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管理的全链条岗位。”
“第三类,是现代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文化传媒、健康咨询等。这类企业对专业的限制相对宽松,我们将鼓励商学院、文学院、新闻学院等综合类专业的学生积极投递,实现人才的多元化发展。”
“第四类,是财经与大消费行业。这一领域将与我们的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进行精准对接,为学生提供从财务到销售的广阔平台。”
这套体系化的“组合拳”,彻底盘活了汉东大学的人才资源,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选择,更重要的是,它向整个社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汉东大学的改革,是系统的,是深刻的,更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而精心设计的。
发布会结束,台下掌声雷动。
记者们已经想好了明天报道的标题——《新航道:祁书韵为汉大学子的梦想扬起风帆》。
祁书韵站在聚光灯下,神情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