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行动开始后的第四十八个小时。
省公安厅地下指挥中心,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
林峰和李莎莎,这对祁同伟手中最锋利的“技术双子星”,此刻正站在巨大的电子墙前,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和……挫败。
在过去的四十八小时里,这台耗费了无数资源、在“刮骨疗毒”运动中战无不胜的“超级模型”,第一次,失效了。
“祁书记,”李莎莎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指向屏幕上那条粗壮、却被标注为“绿色安全”的数据洪流,“我们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超级模型’无法对目标资金进行拦截或定性。”
她调出了一个合法合规到刺眼的电子执照。
“对方所有的资金,全部是通过一家名为‘汉东国际信托’的公司进入的。这家公司手续齐全,拥有中组部和外汇管理局特批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牌照。他们所有的收购行为,都在‘合法’的框架内。”
林峰接过了话头,脸色同样难看:“我们能看到钱在流动。我们能看到‘汉重集团’的散股正在被他们疯狂吸筹。但是,我们无法证明这是‘黑钱’。在法律意义上,这只是一次标准的、受到保护的国际金融投资。祁书记……这是‘天网’的数据盲区。”
“数据盲区”……
祁同伟静静地站在屏幕前,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汉东国际信托”那几个大字。
他知道,赵瑞龙学聪明了。他抛弃了高启强那种粗鄙的打手,也抛弃了吴春林那种陈旧的官僚。
他换上了一件用法律、金融和国际规则编织而成的、坚不可摧的“合法性”外衣。
与此同时,京州市中心,“云顶”会所。
这座位于三百米高空、可俯瞰整个省委大院的顶层豪华会所内,一个三十多岁、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而又透着一丝冷酷的男人,正端着一杯威士忌,平静地看着落地窗外,那栋灯火通明的省政府大楼。
他,就是“汉东国际信托”的CEO,赵瑞龙在汉东全新的“白手套”——卫庄。
他手中的一部加密卫星电话,传来了赵瑞龙那略带焦虑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