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翠云说起韩卫民,话也多了起来,眼神里带着光。
“当初要不是他鼓励我,帮我争取机会,我可能现在还在后厨打杂呢。他看人准,也肯给人机会。尹姐也是,他们都特别信任我。”
两个女人,因为一个共同认识的男人,话题竟然渐渐打开了。
徐慧真忍不住好奇地问。
“翠云妹子,你跟韩主任……很熟?”
“嗯!”
刘翠云点点头,脸上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红晕。
“他就像我亲哥哥一样,特别照顾我。他这个人啊,看着沉稳,其实心细着呢。有时候我炒菜火候差点意思,他尝一口就能点出来。遇到难处了,找他准没错,他总有办法。而且他身边那些朋友,像李姐、杨姐她们,也都特别有本事,对人也好……”
刘翠云朴实无华的话语,却像一幅生动的画卷,在徐慧真面前勾勒出一个更加立体、更有魅力的韩卫民形象——能力出众、重情重义、体贴细致、格局宏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远比她自己那次短暂接触得到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徐慧真听着,眼神有些飘忽,心里那股原本因被拒绝而产生的不甘和挫败,悄然转化为了对韩卫民这个人的强烈好奇和兴趣。
一个如此优秀的男人,哪个女人会不注意呢?
“听你这么一说,韩主任还真是个难得的人物。”
徐慧真语气带着感慨,随即又半开玩笑地说道。
“唉,可惜啊,我当初去找他谈合作,态度可能太生意腔了,怕是让他觉得我这人只认利益,不近人情了。”
“不会的。”
刘翠云连忙安慰道。
“卫民哥不是那样的人。他可能只是觉得,当时那种情况下,直接合作不太合适。徐老板,您别往心里去。”
“叫我慧真姐吧。”
徐慧真主动拉近了关系,她拉着刘翠云的手,语气亲热了许多。
“翠云妹子,今天你能来,跟我说这番话,姐姐我心里真是……暖暖的。你说得对,咱们是缘分。以后没事常来坐坐,姐这儿别的不说,好酒管够!”
“哎,慧真姐!”
刘翠云高兴地应道。
“我也不会喝酒,不过以后有空,我一定常来找您说话。您要是得空,也去我们饭店尝尝我做的菜,给我提提意见。”
“一定一定!”
徐慧真满口答应。
这场原本可能充满火药味或者尴尬的会面,竟然在两位女性坦诚的交流中,变得异常融洽和谐。
自此之后,刘翠云果然时常在空闲时来小酒馆坐坐,有时还会带些自己新研制的点心小菜给徐慧真品尝。
徐慧真也真的去新月饭店吃过几次饭,对刘翠云的厨艺赞不绝口。
两人以姐妹相称,关系越发亲密。
而徐慧真,也借着这层关系,有了更多自然而然地接触韩卫民的机会。
有时是刘翠云拉着她一起,等韩卫民下班后商量饭店的新菜式。
有时是韩卫民来接刘翠云,碰巧徐慧真也在,便一起说几句话。
有时甚至是徐慧真“恰好”遇到了一些经营上的“小难题”,通过刘翠云之口,向韩卫民“请教”。
一次,徐慧真的小酒馆遇到供货商故意抬价的问题,她看似无意地在和刘翠云聊天时提起,刘翠云便热心地在韩卫民面前帮腔。
韩卫民得知后,正好可以让自己多一个客户,把徐慧真需要的食材全部都接了下来。
徐慧真也是个可以刷物资的漂亮女人,韩卫民卖给徐慧真多少东西都可以从徐慧真的身上刷出来。
徐慧真非常感激韩卫民,亲自道谢。
“韩主任,这次真是多亏了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