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我三年前曾在京城报国寺的庙市廊下,靠着写字画、条幅、喜帖维持生计。如今,我打算重回京城,继续从事写字的生意,同时也努力读书,为将来的乡试做好准备。”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决心和希望。
魏裔介听后,不禁感叹道:“原来如此!可惜今年的乡试你因守孝而错过,又得再等待三年了。”他的叹息声中透露出对高士奇才华被耽误的惋惜之情。
原来,乡试每隔三年才会在省城举行一次,只有具备秀才身份的人才能参加。
通过乡试考取的便是举人。
而乡试结束后的第二年春天,将在京城举行会试,只有举人有资格参与。
会试结束后,成绩优秀者还可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殿试考中的,才能决出状元、探花、榜眼、进士及第。
而这高士奇,因为错过了今年春天的乡试,所以他现在只是一个秀才,没有资格参加康熙九年的会试。
因此,由于父亲的亡故,他只能等到六年后才有机会再次参加乡试。
高士奇无奈地叹了口气:“哎,真是生不逢时啊!不过无妨,只要我高士奇能在京城扎住根,下次顺天府的乡试,我必定能够成功。”
“好!”魏裔介举起酒杯,高兴地说道:“高先生,既然有如此的气魄和决心,老夫敬你一杯!”
高士奇连忙端起酒杯,谦逊地回答道:“应该是学生敬魏大人!”
魏裔介意识到继续谈论高士奇的乡试可能会让气氛变得沉闷,于是他巧妙地转换了话题,问道:“你说这柏乡县周边的县,都遭受了浩劫,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高士奇看着魏裔介,叹了口气后回答道:“您不知道吗?这柏乡周边的山贼非常猖獗,经常出来抢劫财物,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山贼?老夫怎么没有听说还有山贼?”魏裔介皱皱眉头,脸上露出一丝疑惑,他那原本平静的眼神中闪过一抹疑虑和困惑,仿佛对这个消息感到十分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