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公元1644年

康熙正史 洗马 1185 字 18天前

康熙刚说到此处,也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因为这其中所蕴含的后果实在太过沉重。

他甚至无法想象,如果真的发生了什么意外状况,又有谁敢承担这样巨大的责任呢?

魏裔介定了定神,开口说道:“皇上,微臣认为只要允许吴应熊返回云南探望亲人,那么吴三桂必然会觉得朝廷对他充满了无尽的信任。而且,吴应熊势必还会再次回到京城。”

康熙尚未回应,一旁的安亲王已经忍不住破口大骂道:“胡说八道!那吴应熊一旦回到云南,怎么可能还有回京充当人质的道理?”

魏裔介缓缓地摇着头,语气凝重地对皇帝说:“陛下啊,那吴三桂已然年迈,年岁过了六十之数,想来所剩时光无几了。

而其长子吴应熊现今亦已三十六岁,他定然不愿有任何变故发生,一心只求能安稳过渡至平西王之位罢了。”

言及此处,魏裔介稍作停顿,目光望向远方,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接着,他继续说道:“臣以为,当下最不愿意看到吴三桂生事之人,非吴应熊莫属。”

此时,康熙不禁深深地吸了口气,陷入沉思之中。

片刻后,他开口道:“魏爱卿所言极是,以目前局势来看,的确如此。

而今最为期盼吴三桂能够安分守己、顺利终老之人,便是吴应熊无疑。

毕竟,只要吴三桂安然度过暮年,这平西王之位迟早会落入吴应熊之手,于情于理,他都没有理由去谋反叛逆。”

一直静静聆听众人话语的明珠,早已留意到康熙向自己投来的眼色,瞬间领悟了其中深意。

于是,他站起身来,朗声道:“诚然,吴应熊身为驸马,又贵为平西王世子,若平西王得以善终,那么此位必将归属于他。如此一来,他着实毫无造反的动机与必要。”

明珠这番言辞,显然是在附和并支持魏裔介的观点。

然而,尽管如此,那位安亲王却依旧紧紧揪住魏裔介不放,追问道:“魏大人,莫非那吴应熊曾向您馈赠厚礼不成?”

他的眼神充满怀疑与审视,仿佛要从魏裔介的脸上寻得一丝端倪。

魏裔介双眼圆睁,怒视着安亲王,目光如炬,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安亲王被他如此逼人的眼神直视着,心里不禁感到一阵发毛,浑身都有些不自在起来。

"安亲王,您若是想说吴应熊向京城里的官员行贿送礼,那必然是送给各位王爷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