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士奇稍稍停顿了一下,观察着图海的反应,接着说道:“依我之见,您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无非就是采用了我大清入关前的那套政策罢了。”
说到这里,高士奇故意把“政策”二字说得很重,似乎是想强调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他接着解释道:“您允许那些家奴大军们肆意烧杀抢掠,对当地的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我说得可对?”
图海听了高士奇的这番话,并没有立刻回应,只是默默地低着头,让人难以捉摸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然而,从他那沉默的态度中,似乎也能感觉到他对高士奇所言的默认。
高士奇见状,心知肚明,于是继续说道:
“不过呢,这西北的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这里的人们可都是我大清的臣民,都是我大清的子民啊!朝廷与吴三桂争夺西北,靠的可不是什么烧杀抢掠,而是皇上的天威,以及对老百姓的一片赤诚之心啊!”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一些:
“就如同当年我大清入关时一样,朝廷严格遵循范文程老先生所制定的约法三章,不扰民、不烧杀抢掠,更不会去动大明的皇陵以及那些皇亲国戚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啊!”
高士奇的这一番话,可谓是说到了康熙的心坎儿上。
康熙听着高士奇的讲述,不禁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就在这个时候,索额图突然插话进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
“家奴们和朝廷的大兵可是完全不同的啊!那些大兵们有军饷可以领,可家奴们呢?他们什么都没有!如果想要让他们出兵去陕西,那就必须像之前出征察哈尔那样,给他们许下重重的利益才行。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会为了朝廷去拼命呢?”
高士奇听了索额图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他不紧不慢地反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