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士兵们听到方光琛的喝令,顿时面面相觑,不知所措。
他们看着郭壮图手中的宝剑和地上吴应麒的尸体,心中明白大势已去,于是纷纷放下手中的武器,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吴世潘在经历了最初的惊惶之后,逐渐恢复了镇定。他凝视着已经死去的吴应麒,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感。
“把吴应麒的尸体拖出去,给他一个厚葬。”吴世潘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虽然他有谋逆之心,但毕竟他也曾为大周立下过赫赫战功。”
在处理完吴应麒的后事之后,吴世潘深刻地意识到局势已经到了极其危急的时刻。
他明白,必须尽快加快向云南进发的速度,重新整顿兵马,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清军的强大压力。
于是,在没有丝毫耽搁的情况下,吴世潘率领着他的队伍马不停蹄地继续向云南疾驰而去。
康熙二十年二月初五,贵州普安州江西坡的清晨,晨雾还未完全消散,山间的风却已经开始呼啸起来。
风中弥漫着铁锈和泥土的腥味,让人感到一种压抑和不安。
吴周的将领线緎站在山巅,俯瞰着脚下那蜿蜒曲折如螺纹般的险峻坡道。
这条坡道是当年明将朱家民所修筑的“有嘉城”的残垣断壁,如今在雾气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历史的沧桑。
在坡道的尽头,万余名吴军严阵以待,他们据守着这滇黔的咽喉要道。
士兵们的铠甲在熹微的晨光中闪耀着寒光,显示出他们的威武和坚韧。
而在阵前,四十头巨大的云南战象更是引人注目。
这些战象身披厚重的革甲,獠牙上缚着三尺长的锋利钢刃,宛如一座座移动的堡垒,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
“哼……”线緎发出一声冷哼,声音在山间回荡,“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栽,要想从这里过,就把命拿来!”
线緎站在江西坡的高处,俯瞰着下方的道路,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