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郑经的钱从何而来

康熙正史 洗马 1135 字 18天前

然而,郑经仗着台湾四周环海、地势险要,对朝廷的要求置若罔闻,完全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他的意思是,他们可以效仿朝鲜和琉球的先例,只向朝廷称臣纳贡,但绝不剃发、登陆。

然而,康熙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他认为,朝鲜和琉球本来就是外国,而郑经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台湾更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因此,他坚决不同意郑经提出的条件。

就在三藩之乱爆发期间,康亲王曾四次与郑经进行和谈,商讨归降事宜。

然而,郑经却狮子大开口,向朝廷索要五百万两银子,才肯投降。

于是双方剑拔弩张,最终姚启圣率领大军将郑经打回了台湾。

“皇上既然有收复台湾之心,那只靠和谈是万万不可能的。”姚启圣一脸郑重地说道,“郑经依靠大海的天堑,以及数倍于朝廷的水师战船,根本就不惧怕朝廷,又怎么会轻易地让他和谈投降呢?”

说罢,姚启圣向康熙作了一揖,然后继续说道:“康熙三年,朝廷攻打郑经时遭遇惨败,不仅水师被解散,老百姓也被迫内迁,同时还宣布片甲不得下海。这个政策在当时或许有一定的效果,但如今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时过境迁,这个政策早就应该改变了。”

康熙听后,眉头微皱,指着姚启圣问道:“哦?为何?”

姚启圣微微一笑,似乎早有准备,他缓缓说道:“皇上,当年的《平海十策》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郑经的势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今,我们若想收复台湾,就必须重新审视这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