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6章 如何与罗刹为敌

康熙正史 洗马 1121 字 18天前

“对于这些人的子弟,我们必须采取强硬措施,将他们强制送入八旗官学。在那里,他们将与我们旗人子弟一同学习国语和经史。通过这样的教育,要让他们深刻理解何为君臣之义,何为华夷之辨。要让他们们明白,旗人的身份并非特权,而是一种责任和义务。”

彭春稍作停顿,接着说道:

“俸禄和田产乃是皇恩浩荡,赐予他们这些,是希望他们能够为国尽忠,而非用来鱼肉乡里、欺压百姓。因此,应当设立专门的教官,负责考核他们的言行和学业。表现优秀者给予赏赐,而表现不佳者则要受到惩罚。如此一来,经过十年的时间,他们的后代自然会心悦诚服地归顺大清,与我们旗人再无差别。”

这一条建议显然说到了康易的心坎里。

他一直坚信,教化的力量远胜于刀剑,是一种更为强大的征服手段。

通过教育,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价值观,使其真正认同并融入到大清的体系中。

第三步,彭春的声音如同寒夜中的北风一般,冰冷而凌厉,透露出一股毫不留情的杀伐之气。

他继续说道:“怀柔教化,乃是针对那些愿意归顺大清的子民。然而,对于那些屡教不改、顽固不化的恶徒,我们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采取雷霆万钧的手段。”

彭春的语气越发严厉,仿佛要将那股杀伐之气直接传递给每一个人,“尤其是那些罗刹旗人,他们本就是身负罪孽之人,承蒙皇上的恩泽才得以活命。因此,他们更应该谨言慎行,感恩戴德。可若是他们不知报恩,反而作恶多端,那便是对皇上的大不敬!”

说到此处,彭春猛地一拍桌子,“对于这样的人,我们绝不能姑息迁就!必须严惩不贷,以儆效尤!只要严惩一两个这样的恶徒,就能让其他罗刹旗人感到畏惧,从而不敢再轻易触犯大清律法。”

最后,彭春总结道:“只有恩威并施,才能让这些罗刹旗人心服口服,真正对我大清产生敬畏之心。”

三条对策,每一条都经过深思熟虑,从根本上拆解其组织架构,再通过文化的渗透和改造,重塑其价值观,最后设立严厉的法律底线,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具有长远的规划性,更能在当下迅速产生效果。

康熙一边听着彭春的阐述,一边不住地点头,心中对彭春的评价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