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谁贪污了?

康熙正史 洗马 1143 字 18天前

康熙回到乾清宫,他的心情依旧沉重。

他一边掀开彭春的奏折,一边冷冷地说道:“传朕旨意,召内阁大学士明珠、索额图,乾清宫见驾。”

站在一旁的李德全听到康熙的命令,立刻指挥小太监们快步前往内阁传达旨意。

小太监们不敢怠慢,一路小跑着向内阁奔去。

康熙瞅着手中的奏折,面色极其难看。

奏折出自北征将军彭春之手,这位在冰天雪地中为大清戍边的猛将,其文字也如其人一般,刚直甚至粗粝。

奏折开篇是循例的恭贺新春之词,寥寥数语,紧接着笔锋一转,感谢了于十一月抵达瑷珲的朝廷补给。

然而,这“感谢”二字,在康熙眼中却显得无比刺眼,因为其后的内容,无异于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了“盛世”的脸上。

彭春在奏折中用近乎质问的语气写道:

“臣叩问陛下,何以补给迟至十一月方抵?隆冬已至,黑龙江冰封数尺,运送之艰险,九死一生。

再者,为何补给之数额,与朝廷前旨所言,有天渊之别?

瑷珲城内外,连同驻军、夫役、家眷,近四千之众,嗷嗷待哺。

此番补给,仅为杯水车薪,过冬尚且勉强,何谈来年开春对罗刹用兵之军需储备?

恳请陛下明察,速增补给,否则边关将士,非战死于沙场,而将冻馁于寒冬!”

每一个字,都像一根钢针,扎在康熙的心上。

康熙脱下龙袍,只着一身藏青色的常服,负手立于东暖阁一幅巨大的《大清舆图》前。

他的目光,死死地钉在舆图东北角那个小小的标记——“瑷珲城”上。

脚步声由远及近,明珠与索额图一前一后,快步走进殿来。

“臣,纳兰明珠、索额图,恭请皇上圣安。”两人跪倒在地,行大礼。

康熙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可怕:“两位爱卿,起来吧。今日元旦国宴,可还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