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康熙最终决策

康熙正史 洗马 1139 字 14天前

明珠一系攻势凌厉,紧扣“国威”、“战略”;索额图一党则稳守“现实”、“民力”,寸步不让。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党争的阴影在这一刻显露无疑。

明珠索额图争吵,康熙不屑的将头转向一旁,望向李光地。

“皇上,臣有话要说。”李光地知道康熙的意图,立刻站起身说话。

康熙微微颔首:“李爱卿但讲无妨。”

李光地先是对着明珠和索额图分别拱了拱手,以示尊重,然后才开口道:

“明相国主张北上建城,以绝后患,其志可嘉,其勇可佩。索相国忧心国库民生,力主持重,其虑深远,其心可敬。臣以为,二位相国之言,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皆为我大清江山社稷着想,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

他先是做起了和事佬,缓和了殿内剑拔弩张的气氛。

“皇上,臣在福建老家时,曾听闻海边渔民有言:

‘巨浪来时,善泳者不逆流而上,而顺势寻机。’罗刹之患,正如这北方瀚海掀起的巨浪。我军攻克雅克萨,是击碎了浪头,但整个瀚海的水,依旧冰冷而汹涌。”

“臣以为,索相所言的钱粮、民生之困,是眼下最真实的难题,不容回避。东北的气候,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恶劣。

臣曾调阅过宁古塔将军的奏报,当地的军屯推行了数两年,至今仍是举步维艰,产出之粮,尚不够驻军勉强糊口,稍有天灾,便需关内接济。

雅克萨比宁古塔更北、更寒,仓促之间推行大规模屯垦,无异于痴人说梦。至于百姓迁移,更是万万不可。我大清以仁孝治天下,岂能行此酷政?”

李光地的话,有理有据,充满了详实的数据和现实的考量,让明珠和高士奇的反驳显得苍白无力。

“但是,”李光地话锋一转,又看向了明珠,“明相国所言的罗刹必将卷土重来,也绝非危言耸听。因此,固守之策,同样不可取。臣以为,皇上之前的圣谕,其实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他顿了顿,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