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拨云见日根基稳,润物无声布局深

星耀世纪的雷霆手段和沈清梧的沉默以对,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合力,如同厚重的磐石,逐渐压下了沸腾的舆论泥沼。法律的威慑是真实的,几个跳得最欢的造谣账号收到了正式的律师函后,迅速删帖道歉(虽然语焉不详),水军攻势也明显减弱。毕竟,谁也不愿意为了点黑钱惹上官司,尤其是面对星耀这种级别的巨头。

网络上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理性声音和自发“考古”沈清梧过往专业表现的帖子。寒山客等老先生的持续发声,也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仅仅因为出身和学历,就全盘否定一个人的才华与努力,是否太过武断和狭隘?沈清梧在《宣和风骨》剧组流出的那些花絮片段(有些是官方释放,有些是工作人员偷偷分享),其专业、严谨、往往一针见血指出问题的形象,与爆料中那个“不学无术、全靠金主”的形象截然不同。

“用作品说话”,这句看似老套的话,在此刻展现了最强大的力量。

AN.ORANGE的安总再次打来电话,语气比之前更加热情,甚至带上了几分敬佩:“沈老师!您可真是沉得住气!风波过去了,咱们那个‘宋韵茶点’的项目是不是可以继续了?我们团队根据您提供的方向,已经有了初步方案,您什么时候方便指导一下?”

沈清梧并未因对方之前的观望而拿乔,平静回应:“安总有心了。方案可发我邮箱,若有需斟酌之处,我再与贵方沟通。”

她的态度一如既往,专业而疏离,反而让安总更加高看一眼。

《宣和风骨》剧组内的气氛也逐渐回暖。经过这次风波,众人对沈清梧的敬畏中更添了几分信服——能在那般滔天恶意中岿然不动,并用实力让资本心甘情愿为她强势出头的人,岂是寻常之辈?

拍摄继续进行,且越发顺畅。沈清梧的权威不再仅限于礼仪,她对剧本、镜头、表演的理解和建议,也越来越多地被采纳。

一场重头戏是“东京保卫战”前夕,李纲于垂拱殿力排众议,主张坚守。剧本原有的大段台词慷慨激昂,但沈清梧提出了不同意见。

“李纲此时之力,非仅在于言辞之锋。”她对饰演李纲的老戏骨和导演分析道,“更在于其逻辑之缜密,对敌我形势、城防、粮草、民心剖析之透彻,乃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压制主和派之谬论。其情绪应是内敛而磅礴的焦虑与决心,而非外放的愤怒。建议精简部分口号式台词,增加具体数据与对策陈述。”

老戏骨仔细琢磨后,大为赞同,调整了表演方式。成片效果果然更加震撼,将一个临危受命、负重前行的忠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李导对沈清梧已是心服口服:“沈老师,您简直是我们剧组的宝啊!以后我拍戏,一定还得请您把关!”

沈清梧只是淡淡一笑:“李导过誉,分工不同而已。”

她的影响力,正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到剧集的每一个毛细血管,确保其最终呈现出一种扎实、厚重、经得起推敲的历史质感。

与此同时,她并未停止自己的布局。

她让晓芸以助理的名义,注册了一个名为“梧鸣阁”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并未进行任何宣传。她开始不定期地在这个账号上发布一些短小精悍的科普文章。